爱丽丝的困惑
巴东一中高一(9)班 雷梓励
爱丽丝,是一位钢琴教师笔下的少妇,二十七八,循规蹈矩结了婚,生了孩子,想要重拾儿时小公主的梦想,爱丽丝和其他少妇一样,一点儿也不差。
少妇们事业有成的丈夫,在妻子上第一节钢琴课时,总会饶有兴致地倾听每一个她们指间流出的音符,第二次来便不耐烦地看表,再之后就无影无踪了。爱丽丝的丈夫,和他们一点儿也不差。
爱丽丝很困惑,为什么自己竭尽全力,想要学习钢琴,最终还是在半年后离开了钢琴班,和其他少妇一样,一点也不差。
爱丽丝的故事,是无数“和谐美满”家庭的缩影,对于没有权利和自立能力的家庭成员来说,家庭这个紧密的联合体其实是让人深陷泥淖。
爱丽丝跟着婆婆去跳广场舞,全家人都很支持,爱丽丝学习钢琴,全世界的人却都站起来反对,除了她的老师。练琴房成为“杂物间”,隔壁的砸墙抱怨,婆婆的叨扰,丈夫的敌视……爱丽丝很困惑,局外的老师却看得清楚。当家中所有人都甘于堕落,习惯朝九晚五的工作,习惯邻里间毫无意义和益处的唠嗑,习惯于刷微信,朋友圈,忽有一人想要反抗,想要追求高雅,追寻积极的目的,矛头便会指向那人。
“洗衣做饭照顾孩子的人竟然学起了钢琴,真是不像样子。”
“老大不小的,竟然又开始学英语了……”
“她的丈夫晚饭后就只坐在家里看电视,她还天天跑去健身……”
“不帮婆婆多干点家务,竟然跑去学画画……”
中国的“爱丽丝”们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以上种种,如果换成搓麻将跳广场舞追连续剧压马路似乎才是“理所当然”,去学习、去生活反倒成了浪费时间和丢丑。年轻的“爱丽丝”们因为柔顺体贴的性格,姣好的容貌,“成功”地嫁入了一个可以让她一辈子衣食无忧的家庭,可也正是这柔顺的性格和屈从安排的“惯性”,让她们注定尝试反抗却又注定半途而废。她的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叫嚷:“我们都还在‘平庸’里呢,你怎么敢想着一个人爬出去?!平庸可好啦,你有个好丈夫,好婆婆,健康的孩子,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让所有“爱丽丝”困惑的,不是“命运”而是“环境”,环境选择敌对,家庭选择敌对,这是最能扼杀一个人的创造力和进取心的,就像爱丽丝,最后也仅仅弹熟了《致爱丽丝》这一首曲子。
就像我们都是生活中作茧自缚的蚕,生命渐渐地暗无天日的时候,身旁有只蚕想要蜕变成蝴蝶,我们大多数却从此躺在蛹中,不再出来。我们当然希望它的梦不要照进现实,它违反了我们心中的客观规律。身边的同学都在吃吃吃胖胖胖,忽然冒出个努力控制饮食减肥的人,我们当然是乐意看他失败的;一个寝室的人都联机打王者荣耀,我们一定不会让那个人特立独行,安生地复习功课。
我从书架顶上拖出几本尘封的英汉词典,外皮已经褪色,我问爸爸,“咱家以前买这个作什么?”
爸爸嘻嘻笑着说:“你妈妈啊,以前想学英语,就买了这个自学来着……结果咧,当然是……”全职主妇妈妈羞怯但困惑地笑着,初中学历,经常被爸爸取笑的她,仿佛也想起了自己那段想要变成蝴蝶的岁月。其实爸爸连初中都没读完,频频地取笑妈妈,是从哪里来的“自信”?而且妈妈是电脑高手,在原来的公司中人缘极好。这种怪理到底由何发源,我困惑了。
只是我们对生活既无期待也无寄托,不想被身边的人留在原地。最无恶意的人,构筑起最终的恶意。大多数时候,它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折断自己的羽翼,安慰自己“平平淡淡才是真”。
[指导老师:梅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