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Elise是首世界著名的小曲,但是对贝多芬稍有了解的人多半会觉得这首曲子和他的其他作品大异其趣。很难想象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精神巨人会写下如此柔美的小曲。应该说,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但有些器乐小品同他的那些大手笔相比,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下面本人以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原著《贝多芬传》为基础,再辅以其他资料来作以理解。之前所听到的是对曲子有两种理解.一种说曲子的主题和动机,是描写少女的形象;另一种是认为曲子的主题表达的是Beethoven本人的爱意. 这也是本人为什么要查这些资料来确定并且写这篇文章的根本目的. 那么, 在前文那些背景资料下,本人觉得这两种说法本质上是不矛盾的. "love is the food of music",确定了ForElise的主题后,本人们来宏观分析一下这首曲子.下面的文字以转载为主,自己小改一些描述,但即使这样和本人的理解也有些出入. 但本人文字匮乏无法完全靠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音乐.其实本人觉得如果能用文字把音乐的感觉描述清楚的话,那还要音乐做什么。
一、《献给爱丽丝》背景与来源
先来看ForElise这首曲子的出处。1867年,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Beethoven的学生Therese Malfatti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这曲子很明显是提献Therese的,但在手稿上有作者的手迹写道:“为爱丽丝而作,1810年4月27日,贝多芬”. 随后, 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For Elise而不是Fortherese. 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本人个人估计有两种可能,一是Beethoven当时字迹太潦草以致诺尔看错,二是Elise就是Beethoven对Therese的昵称。
也就是说这首曲子写于1810年4月27日,那么本人们应该查阅一下Beethoven在那年的生活情况是如何的.网上有这么一篇文章Beethoven'sLife in Vienna. The 1805-1815 Period (http://www.all-about-beethoven.com.sixxs.org/beethovenmature.html).引用如下。
In 1810,Beethoven's life was marked by an event thatcaused him much suffering. In thespring of 1809, the forty-year-old composerfell in love with a student who wasthe beautiful eighteen-year-old ThereseMalfatti. The composer considered theesteem and devotion Tereza held for himto be love. So confident in his futurewith this young girl, Beethoven eventhought of marriage (in a letter to hisgood friend Wegeler, he asked for hisbirth certificate from Bonnrequired formarriage).
But hiswish never came true. In fact there is a smallstory related to this. In thespring of 1810 he was invited to the Malfattihousehold for a party thrown byTherese's father for his acquaintances andbusiness partners. Beethoven wantedto propose marriage to her on that nightafter playing a bagatelle he hadcomposed especially for her. Unfortunately hegot so drunk that night that hewas unable to play or to propose to anyone. Allhe could do is write Therese'sname on the title page of the bagatelle. Hewrote : " Fur Therese ",but in almost illegible writing. When themanuscript was found (on Therese'sdeath) it was published but since thewriting was illegible it became " FurElise ".
也就是说ForElise是1810年4月27日他向Therese求婚当晚所作,而上文描述的"inaletter to his good friend Wegeler, he asked for his birth certificate fromBonnrequired for marriage"该信在贝多芬传中的确切日期是1810年5月2日.其实看了上面两段,也就应该知道这曲子怎么表现了。
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他却一直在为甜蜜的爱情而不懈地追求着,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因此,这类事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传。《致爱丽丝》的创作就包含了这样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故事:当贝多芬年近40岁时,他曾带过一个名叫特蕾泽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此时的贝多芬心情非常荡漾,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于是写下了一首钢琴小品送给了这位学生,并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后来,这份乐谱一直就留在了特蕾泽那里。贝多芬逝世后,在他的作品目录中也没有这个曲目,直到40年以后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的撰记,在整理特蕾泽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个手稿,但在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这个乐谱发表时,却把"特蕾泽"写为"爱丽丝"(本人个人估计有两种可能,一是Beethoven当时字迹太潦草以致诺尔看错,二是Elise就是Beethoven对Therese的昵称),待要澄清的时候,人们已接收了《致爱丽丝》这个既成事实。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
二、《献给爱丽丝》思想灵魂
本人认为,"特蕾泽"也好,"爱丽丝"要好并不是最重要的,本人可以理解为贝多芬归根结底要献给的,是崇高的"爱情",是人类所有善良的女性。
作为—首最为世人喜爱经典钢琴小品,在这首《致爱丽丝》中,贝多芬基于了一个淳朴而亲切的主题,把特蕾泽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述,旋律清新流畅,使人联想起少女的天真和纯洁,它在这支曲子里先后出现了十六次,因此,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Therese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如歌似的B段以F大调出现,情绪欢快、色彩明朗。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以a 音上的九和弦开始C段主题. C段多用和弦,气氛有了转换。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甚至可以理解成有点哀怨。但这里本人必须再次强调的是,很初学者喜欢把C段弹得又猛又快, 使劲砸琴弹得像暴风骤雨一样,这不论从哪种理解角度来看都是极其错误的,一个过于激情的C段会把整个曲子的意境破坏怠尽.C段的最后,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热烈的情感。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乐曲再度回到A段主题之后,以a音上的九和弦开始的 C段主题带有一丝哀怨,与B段形成对比。当A段主题第三次重复出现之后,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在向特蕾泽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的交谈。
高潮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少女的渴望。高潮过去的那一段描写的是花凋零的意境。
三、《献给爱丽丝》结构描述
《献给爱丽丝》乐曲采用回旋曲式结构,全曲共分五个部分(A+B+A1+C+A2),主部(A)先后出现了三次。主部与主部之间先后有两个插部(B、C)插入。两个插部分别塑造了与主部不同的音乐形象。因此使得整个乐曲即存在着形象与性格的对比;同时,又由于回旋曲式特定的陈述方式,将它们又有机地联结在一个整体之内,使得这首乐曲充满了情趣。主部音乐以8/3拍的节奏,在a小调上出现。开始的音乐感觉亲切、纤细,灵巧而富有叙述性;接着的音乐又趋于明朗和开放。音乐形象使人感觉非常亲切热情,质朴而富有情趣。透过这种描述似乎使得本人们看到了一种少女的天真和纯洁。第一插部是很有色彩的。它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新的调性上(F大调),与主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a小调柔和温情的情绪中一下跃入F大调明亮欢快的气氛之中,仿佛使人置身于蓝天露茵之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它是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对女孩天使般形象的赞美。乐曲紧接在进入了第一插部的第二乐段,在C大调上奏出了歌唱性十分强,并且十分活跃的华彩乐句,它活灵活现地为人们描绘出了女孩心灵的另一个侧面,使人感到在端庄的同时,仍然不失欢快与活跃、爽朗而天真的禀赋。在紧接着主部的第一次再现而出现的第二插部(C)里,乐思由主部的温柔、灵巧、秀丽;第一插部的明朗、天真、自信而进一步深化。严肃、坚定是第二插部的特点。仿佛是一位履历人生的老人正面对着一颗充满着纯真的心灵慨叹人生。流畅而活泼的半音阶下行很自然地引出了主部的第三次出现,使人们重又回到了一种洋溢着天真活泼、充满活力的情趣中,并明快地结束了整个乐曲。
此曲虽是一首普通的钢琴独奏小曲,但旋律非常优美动听,节奏轻快而舒坦,技巧也十分容易掌握,所以很受大众欢迎。
四、《献给爱丽丝》感想
多次听完爱丽丝后……忽然觉得爱丽丝很幸福~多么动人的旋律啊,多么永恒的礼物啊。这首曲子将会是永恒的经典,那么爱丽丝的名字也将注定被后人永恒的记住。本人不知道贝多芬对爱丽丝是什么感情,但本人肯定这份感情的伟大,正如这首曲子的经典。本人想贝多份是思念他的学生爱丽丝的,要不他怎么会写出这首经典呢?本人很难想象要多么浓烈的思念才会让这首钢琴曲这样完美。本人忽然很想祝福他们,虽然他们都以逝去一个多世纪了。
节奏时快时慢,音符在不断地变动着,本人的心情也随着旋律由喜至悲,又从悲到喜,反复交错着。起初的音乐很安详,仿佛让本人觉得世间的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周围洋溢着欢笑,眼前闪过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又仿佛觉得自己很温馨,披着飞逸的纱衣,迎着柔和的阳光,飞舞着自己的双手,春风从指尖微微吹过……在蔚蓝的天空下,本人仿佛飘了起来……本人陶醉了,隐约间本人忽然体会到了贝多芬此时的心情,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贝多芬谱这一首曲是为了送给她心爱的人—特蕾泽•玛尔法蒂,而她却是他的学生。或许贝多芬在谱这一段时,眼前都是特蕾泽•玛尔法蒂的身影,他忘却了一切,陶醉在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里……或许这就是爱情,想起心爱的人时一切是多么的美丽…… 曲调起了变化,它的第二段仿佛让一切变得明朗,而本人仿佛增加了无比的勇气,听着它的旋律,觉得自己是个勇者,刹那间,本人的内心深处涌现了远大的志向,是的,本人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曲调又回到了起初的第一段,一切又变的无比的温柔……本人不知道当时贝多芬的心情是否跟本人现在的一样,或许他深信:眼前的特蕾泽•玛尔法蒂是他此生的最爱,或许他感受到了特蕾泽•玛尔法蒂也正陶醉在他为她做的曲里,也许当贝多芬看到特蕾泽•玛尔法蒂脸上带着对他尊敬热爱的神情时,他也满足了,沉醉了……突然间,曲调有了转折,到了第四段。本人仿佛出现了迷茫,觉得自己宛如一叶小舟,孤独地随着风浪忽起忽落,突然周围狂风四起,闪电雷鸣,风,越来越大,浪,一阵高过一阵,巨浪不断冲击着本人的船舷,正到快要被海浪吞噬时--曲调又有了变化,一系列的过度,曲调又回到了第一段。顿时,本人觉得周围的乌云在逐渐散去,海面开始变得平静,微风吹来,轻抚着海面漾起阵阵涟漪,本人驾驭的小舟慢慢向着这蓝色的世界里飞驰而去。或许贝多芬在做第四段的时候,心情是庄重的,他陷了沉思,他挣扎着是否将他深爱着她的事告诉她,他想了很久,想了很多,想到了师生间不该有的爱情,想到了彼此双方年龄的差距,或许还有其它很多方面,他在挣扎中沉思。他得到了一个真理,爱不是拥有,爱一个人就该让她幸福……于是,他没有告诉她,只是默默地在心里爱着她,用自己对特蕾泽•玛尔法蒂爱完成了这一首《献给爱丽丝》。也许这就是世间伟大的爱情。而本人,在这一首《献给爱丽丝》里领悟到了很多。心情也随着这五段旋律的变化而起伏变化着,也许本人根本没有领悟到贝多芬做这曲的含义,不过这段旋律给本人带来了欢乐……本人想,本人每多听一次,对这曲的了解会更进一层……等待心爱的姑娘到来时又急迫又欣喜的心情,于是一遍一遍地重复那段音乐,好像在说:“亲爱的姑娘,你怎么还不来呢?要本人等到何时?”紧接后面比较舒缓的一段,很自然地由焦急地等待地心情中延伸至对美好时刻地回想——“与你一起地时刻如此美好,以致再美地月亮也比不上”,约想越美,越想越时急迫地盼望姑娘地出现,此刻就要把那美妙地爱情再体会一遍,可惜美丽地姑娘就是不肯出现……其实音乐在于你怎样听,而不是创作者为何而作。若是想到了一处,那就是心领神会,与作者达到了神交地效果。总之,本人喜欢这首令人百听不厌的曲子,将她献给大家就像作者献给爱丽丝一样,希望也都能成为这一个纯洁、优雅、古朴、善良、动人、热爱大自然的人。
本人轻轻地闭上眼睛,陶醉在这一曲《献给爱丽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