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6日,是贝多芬逝世190周年纪念日。贝多芬是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文艺之声FM06.6邀请了北大艺术学院的刘小龙教授,为我们深刻解读关于贝多芬那些奇奇怪怪的事。
贝多芬是德国最著名的作曲家,同时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最重要的古典音乐人物。他的一生中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挑战,就是他的耳朵。作为一个音乐家,耳朵不好甚至听不到,这几乎是灾难性的。
早在1798年,贝多芬28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发现自己的耳朵有嘤嘤嗡嗡的声音,并且伴随着强烈的耳鸣。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害怕社会公众知道这个问题。因为28岁的时候贝多芬正在维也纳处于一个极为优秀的作曲家的身份,刚刚开始起步他的事业。如果耳鸣这个事情公布于众的话,对于他来说很有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贝多芬在当时就隐忍着这种痛苦。
他开始琢磨怎么样让自己像一个正常人,并且让别人看不出来这件事情,所以这种痛苦在他的心里开始淤积,淤积了两年。一直到1800年,他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好朋友韦格纳,贝多芬在信中说,“你知道吗?我耳朵出问题了,我在听高频的声音时,耳朵基本上听不到。”后来贝多芬在第二封信的时候更加详细的讨论了他耳朵的状况,但也只是给他的发小写信,根本不敢说给别人听。
贝多芬在海利根施塔特的居所
这样的情况又连续延续了两年,到1802年的时候他意识到,耳朵的问题是不可逆转的,他觉得有必要做个决定了。所以,贝多芬逃离了维也纳,前往了海利根施塔特。他希望在这个小镇上平复一下自己紧张而窘迫的心境。
在海利根施塔特,他一边写他的新作品一边又想:唉,我是活着呢?还是死去呢?因为作为一个音乐家耳朵听不到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他的两个弟弟,这封信在后来被称为《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这封信里面写:“作为一个音乐家,我现在这样的状态让我觉得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我要离开你们!我要去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封信被称为“遗嘱”。
但是他在写了一段这样发狠的话之后又说:“我的艺术拯救了我,在上苍还没有让我停下笔的时候,我不应该就这样结束只自己的生命!”所以在这封信中你能感觉到贝多芬的这种矛盾,一方面他觉得无法忍受这种创痛,另一方面他又觉得,他需要活下去。
“海利根施塔特遗嘱”手稿
事实上贝多芬在写完这封信以后并没有寄出,一直到1827年他去世之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了这封信,才知道他曾经有过的企图。有意思的是,在他写完这封信之后,他在海利根施塔特创造了奠定了他社会声望和国际声誉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我们很难想象,在他听力衰退的情况下,竟然写出这样一首大规模乐队编排的作品。
这个作品中充满着非常多的个性特征和新意,带有着革命性。人们甚至觉得好像耳聋帮助了他的创作和灵感的勃发。他好像想表达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如何慷慨激昂地走向死亡,又在从死亡中重生。似乎耳聋给了他极大的启发,让他直面死亡和生活的希望。
♫♪♫♪♫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创作于1806到1808年。这也是我国观众最熟悉的贝多芬的作品。全曲开端的几个音节是整个第一乐章乃至全曲的核心。四个音节形成一种强烈的推进和威压感,这种威压在贝多芬的概念里是一种外界的压力,是一种灾难。而人就是要战胜这个东西,并且用同样的方式来加以回应和回击,最终取得胜利。
说到命运的这个重要的开头,其实有很多故事。普遍意义上大家认为,这是贝多芬创作的最伟大的交响曲,因为这个交响曲写得非常质朴、非常凝练,并且充满着人格意志和战斗的决心。很多人在这个作品中找到了自己发展和生存的希望,当然也成为了一种民族情感。
有趣的是,德国人认为贝多芬是英雄,认为第五交响曲引导着他们走向胜利,。二战时著名的摩尔斯电码的胜利就采用了V的形式,还有一个“5”的意思。第五交响曲也正好是标号5,而莫尔斯电码表达胜利就用了三短一长,和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开头又有一种暗合的关系。
当人们追求公正和平和未来的发展空间的时候,面对的就是一场斗争,就是一场朝向胜利的漫长的行程。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恰恰激励了每一个人,不论你身处于哪一个立场、、哪一个国家、你的民族身分是怎样,人们都可以从贝多芬的音乐里找到一种永恒的共识,就是与外部世界的恶劣环境进行斗争,并且为自己的意志和决心开辟道路,最终取得一种理想的进程和目标的实现。
所以这部作品我们能够听到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这样的音乐时时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个体去走向自己壮丽的人生。
♫♪♫♪♫
谈到关于贝多芬的作品命名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贝多芬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崇尚是怎样的。
从18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莫扎特开始成为人们瞩目的音乐英雄的时候,人们开始有了一种新的想法,音乐最好是纯粹的,音乐不要有任何的文学内涵,音乐不要和标题相关。任何语言的文字的东西都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限制人们的灵感。而听觉的纯粹可以给人们打开无限的空间,这种空间你可以浩瀚的驰骋,你会非常非常的得意,这是一种自由感。
到了贝多芬的青年时代,包括他的老师约瑟夫海顿,给予他的灵感和创作技术都是纯音乐的。无论是《奏鸣曲》《变奏曲》……除了调性,什么也没写。加一个作品号,干干枯枯的,让我们的观众有的时候非常不好理解,所以你说这作品怎么理解呢?怎么听呢?怎么算是听得懂呢?
贝多芬有些音乐确实有标题,比方说他的《月光奏鸣曲》,大家都知道。《致爱丽丝》或者是《热情钢琴奏鸣曲》。这些名字,多半都不是贝多芬自己起的。而是那个时代,人们为了让这些作品更好卖,更好出售,更好让人们理解而加上的标题。这些标题,甚至是贝多芬去世以后才加入的。
那么,贝多芬究竟给作品加没加过标题呢?加过,有那么仅少的几次。最著名《第六交响曲》,这部作品在1807年集中写作到1808年12月22号的时候和他的《第五交响曲》同台演出。这个作品是有标题的,就叫《田园的交响曲》,而且这明明确确写在他的手稿上。这个作品突破了常规,写了五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有各自的标题。比方说第一乐章他写初到田园时的愉悦心情;第二乐章,他写西畔景色;第三乐章,他写农民们快乐的舞蹈;第四乐章暴风雨;第五乐章,雨过天晴以后牧羊人对上帝的感恩。
他写了这样的标题然后他希望用这些标题引导听众去理解音乐中间的内涵。可是他心里头有一种矛盾,他似乎有种迈不过坎的感觉。所有人熟悉田园风光,熟悉田园的人都不必要看这些标题,你就能体会音乐中的所思所想。他说如果标题或者音乐解释做过了头,那就适得其反了。
贝多芬在此之后似乎就退缩了,除了他的《第九交响曲》,写了《合唱》,除此之外,他避免重提标题这件事。所以,当我们去聆听贝多芬的音乐的时候,请大家放松心态,当让你听的过程中间你慢慢的被带入的时候,也许你能开辟一方没有任何限制的时间。
♫♪♫♪♫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这毋庸置疑,因为他创作的作品摆在那儿,当们去聆听去审读乐谱去追忆那一个创作过程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超人啊,因为一般人真还写不出来。但是如果你用贝多芬的伟大的作品去衡量他现实的人生的话,你会有极大的错位感。因为在现实中间,贝多芬只是个普通人。
首先他生活在平民阶层,没有受过系统而严格的教育,他的艺术灵感确实让人觉得非常吃惊,他有着那么强烈的艺术的掌控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您知道吗?他有的时候连德语的语法都说不利落,有的时候连数学都不会成除。就这样的一个人,我们称他是乐手,因为他的音乐太杰出了。但是他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年轻的时代,贝多芬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小伙子,特别是在1792年他刚刚来到维也纳的时候。他衣着光鲜,举手投足都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像个贵族。但是当他进入到贵族的圈子里的时候,他发现人们仍然对于这个南方来的小伙子,有一种歧视感。他意识到了,他说,艺术家应该有艺术家独立的尊严,所以他留起了一个在当时系剧院里才有的头,都是叛逆的形象。
贝多芬穿着也想方设法像一个资产阶级也就是中产阶级的样态。他始终避免自己像一个仆从一样,戴着假发,穿着合体的礼服。贵族们也开始转变眼光,因为他钢琴弹得好,因为他作曲确实声名在外。人们说,OK,这是大师,我们应该对他表演尊敬,所以贝多芬在他大部分时间里头是被人捧着的。
然而这捧着的结果是什么样呢?他的生活确实是比较乱。这个乱体现在他基本上不会操持家务,首先说贝多芬一辈子没买房,到处租房子。今天你要去德国,奥地利,你会发现二三十处的故居都是他住过的地方,他算是维也纳漂,但很有趣的是,在这么来回搬动的过程中间,他到处都要找到非常可心的厨师和仆人,因为他还不会做饭,实在是不会整理家务。
所以,有些对他无比崇拜的友人盗了他的公寓,他们基本上是莫名惊诧,因为首先他们发现贝多芬基本就穿这个睡袍儿在屋子里走来走去,钢琴上落满灰尘,堆积如山的各种图纸和乐谱,他的小桌子上放着的笔,人家有一个形容,说比酒馆儿里头记账的那个笔还脏。然后就在这个钢琴下面,我们无法想象,有一个夜壶。
就这么个状态还不,成贝多芬是个聋子,多半你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你,自己创作的时候呢,他喜欢洗冷水浴。经常就跑到隔壁的浴室里扑通跳的大木盆里头泡一会儿,再出来接着写。你会觉得这就是个疯子呀!要是不是神经病的话,谁会把自己的生活搞成这样呢?
朋友们看不惯,每次他出门穿的是非常随便,还经常戴着一顶破帽子。走在街上,连孩子们都欺负他,经常对着他扔石头,贝多芬这样的状态,让他的朋友们觉得必须要给他改头换面,于是每次都提醒他,你要出来穿这个带这个,可是回来的时候不是丢了这个,就是丢了那个。
他喜欢散步,他散步的地方有那么几个固定的点,可有一次他走偏了,迷失了方向,迷路了。他走到一家农舍的边儿上扒着窗户往里看,人家的人群都非常的警觉说,长得这么丑,又这么矮,而且穿的这么破衣烂衫的,还往里头看,一定是坏人,于是就报了警。贝多芬非常愤怒,说我只不过是想问问路,你们为什么要把我抓起来?我可是贝多芬。你就想想谁会认为一个伟大的大师会是这么一身穿着呢。直到他的弟弟约翰带着一班人马,大半夜的跑到警察局说这确实是我哥。
说到贝多芬这些闻趣事儿,我们不妨拿出他的《第七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因为这部交响曲确实是他终期最后的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作品,当时人们听完了以后说,完了完了,这个大师已经过气儿了,他疯了,他在这音乐里头胡七八糟的隔了一大堆东西,而且这些东西,让我们听着简直耳朵都受不了了,简直就是噪音。可就是这个作品,成就了他第二时期最高的一个典范。我们不妨听听你是不是还能听出那种嘈杂,那种不确定,和那种让人觉得疯狂的部分呢?
♫♪♫♪♫
《献给爱丽丝》是所有的人都熟知的作品,说实在的,这个作品真的是太短了。与贝多芬所写的大量的作品都没法比,可是竟然成为贝多芬最终最著名的音乐。大家觉得奇怪吗?爱丽丝是谁呢?人人都想知道。
贝多芬喜欢的姑娘名字是Teresa。当这个作品在19世纪50年代被重新发现,并且被传抄者抄写下来的时候,却没有留下他的原稿,大家看到的都是抄写本。而抄写本的名字把Teresa 的T忘了,写成了eresa,所以就有了今天的爱丽丝这样的一个称谓。
有时候,《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故事和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成为人们编写各种故事和各种谣传的一个根据。所以很多孩子觉得贝多芬和爱丽丝有一种特别奇妙的童话关系。这也挺好的因为对于一个作曲家,我们大可以用想象来填充对他音乐的理解的空间。
♫♪♫♪♫
贝多芬的音乐在20世纪传播的最广泛的方式是电影。大家会说,怎么会是电影呢?是的,因为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在20世纪初,迅速的占领了人们的视觉空间。人们不再去戏院,更喜欢盯着一个白色的屏幕傻看,而自从有了有声片以后,如何把经典音乐和最新的电影结合起来成为了所有的电影导演和音响编辑师的挑战。更别说贝多芬这种抽象,非常具有永恒精神的作品。
你还记得《发条橙》里面男主人公戏剧性的人生转折吗?当他去放《第九交响曲》的时候,那是一种多么大的,对于传统的反复。
你还记得《国王的演讲》吗?《国王的演讲》中间,当那个国王去生生硬硬的,竭尽全力的念好他的宣战书的时候,他的背景音乐就是《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小快板,我们真的觉得导演是天才,因为那个乐章,本身就具有着一种苦难的行进的感觉,甚至有一种葬礼的感觉。但是在这部片子里头,我们会感觉到,那是一个人勇于抗争个人的艰难和欠缺,同时是一个国家,去战胜似乎看来不可战胜的魔王一般的一个对手的时候发出的吼声。
从个体到社会,坚持通过一段音乐,就把这样的一种内在的宣誓完全表现出来。所以,如何运用贝多芬的音乐,在今天的影视节目或者影视的片子里,完全对于导演,对于音响编辑师是一种灵感式的挑战。贝多芬的音乐可以被人们用各种方式来理解,就看你是不是能够用得起来了。
讲述:刘小龙
图文编辑:郝伊人 杨宇静
合作联系:haoyiren@cnr.cn
每 天 带 给 你
新 鲜 的 独 家 专 访
热 辣 的 文 艺 资 讯
无 厘 头 的 热 点 趣 闻
微信:wenyi1066
微博:文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