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6岁与他定情,婚后71年一直形影不离,却在91岁时,因丈夫患上痴呆症不再认得她后大受打击入院。结果在丈夫病逝后仅4分钟,她在另一家医院与世长辞。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他们从小就认识,
常在一起玩耍。
待到情窦初开,
便终身暗许。
她16岁时,他18岁,
她美如春花,他英俊挺拔。
彼此的眼中再也藏不住深深的爱意,
两人在亲朋的祝福中订婚。
随后,他奔赴战场。
虽然子弹无眼,
但上天一直眷顾这对璧人,
4年后,他平安归来,
一千多个日夜的相思终于结束,
两人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此后71年,
他们异常恩爱,形影不离,
岁月虽然漫长,
他们的爱情却如醇酒,
愈发浓郁。
她91岁时,
他患上了痴呆症,
“你是谁?”
听到他的问话,
她的世界突然崩塌。
被最爱的人视如陌路,
这样的痛苦胜过凌迟。
他被送到疗养院,
不能日日相见,
她的健康开始恶化。
一天,在医院中,
她拉着孙女的手,
问他在哪里。
她的眼里闪着泪花,
“我们是一对佳偶,不是吗?”
他不在她的身边,
却无时不在她的心里。
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相离。
当年婚礼上许下的誓言,
她一刻也不会忘记。
今年,他93岁,她91岁。
在他病逝的4分钟之后,
她也悄然离世。
长相思不如长相守。
在漫长的岁月中,
他们用相知相守书写着动人的爱情故事。
是什么让他们的爱情历久弥新?
除了共同的志趣及爱好,
他们的相处秘诀是,
无论她说什么,
他说都“好”;
她拿的主意,她提的要求,
他从不质疑,
总是尽心尽力的满足她。
她叫薇拉,他叫威尔夫。
这对英国夫妇用他们的真实故事诠释着——
最好的爱情,是他把她宠成公主。
不同的人,对爱情有不同的诠释。薇拉夫妇讲述的是一段长相厮守、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在中国,也有一对夫妻,用半个多世纪的相守,演绎了一段彼此成全的爱情传奇。
1898年3月14日,
张伯驹出生于河南项城,
其父张镇芳是光绪三十年进士,
历任直隶按察使、河南提法使等职,
家道殷实。
张伯驹从小十分聪颖,
7岁进入私塾读书,
9岁便能作诗,
被人们誉为神童。
张伯驹不但才学渊博,
且风流俊逸,
与溥侗、袁克文、。
张伯驹出生十七年后,
与河南项城相距千里的苏州潘家,
诞下一名女婴。
女婴名为潘白琴,
母亲将其视为掌上明珠,
聘请名师教她音乐和绘画,
聪颖好学的她,
弹得一手好琵琶,
绘得一手妙丹青。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
十三岁时母亲病逝,
她被继母卖到上海的。
亭亭玉立,吴侬婉转,
她被誉为潘妃。
20岁那年,
翩翩佳公子张伯驹的出现,
改变了潘妃的命运。
他只是望了她一眼,
便惊为天人。
当时挥手写就:
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她一见倾心,
决定将终身付于此人。
其后历经千辛万苦,
金风玉露终相逢,
潘妃从此成潘素。
婚后张伯驹没有金屋藏娇,
他发现潘素极具绘画天赋,
于是遍访名师,
极力培养爱妻的绘画技艺。
他带她游历名山大川,
从自然中寻找艺术灵感,
他家中的名家真迹,
更是她临摹的范本。
她作画,他题字,
他们是上天精心打造的神仙眷侣。
她的绘画日益精进,
张大千称其“神韵高古,直逼唐人”。
张伯驹酷爱收藏,
常常因收藏名家字画而捉襟见肘,
她却微微一笑,
变卖珠宝首饰鼎力相助。
在特殊时期,
他被打成“右派”,
她不离不弃,
靠自己的字画来养家。
他拿出大部分收藏捐赠给国家,
她始终默默支持。
年近80岁的张伯驹,
即使到女儿家短居,
也放不下深情款款。
他写了首《鹊桥仙》送给潘素:
不求蛛巧,长安鸠拙,何羡神仙同度。
百年夫妇百年恩,纵沧海,石填难数。
白头共咏,黛眉重画,柳暗花明有路。
两情一命永相怜,从未解,秦朝楚暮。
一生成全,换来一生懂得与珍惜。
1980年2月,
两人最后一次合作,
举办画展。
当月,张伯驹去世,
十年之后,
潘素香魂追随而去。
张伯驹和潘素,
牵手近半个世纪,
走过动荡,走过风雨,
为世人留下一段不朽的爱情传奇。
他们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证明——
最好的爱情,是彼此的成全。
-END-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爱
分
享
领导说了!你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分,所以到下面给我点个吧
把大拇指变成实心就成功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