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高小人交响乐团演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
今年是贝多芬 逝世 190 周年
关于“乐圣”,即使没听过古典乐的人
也能津津乐道一两个典故
但是,你真的了解贝多芬吗?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
关于贝多芬的 5 大误解
1. “命运敲门的声音”?
对不起,贝多芬自己没这样说过
▼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误解
很多从未听过贝多芬一首交响曲的人都知道所谓的“命运主题”,是在描写“命运在敲门”的声音。但真的是这样吗?
真相
贝多芬确实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但在《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总谱上,作曲家并未写下任何与“命运”相关的文字,在书信和晚年的谈话录中也从未提及这部交响曲与“命运”相关。后来经过考证,始作俑者是第一部贝多芬传记的作者安东·申德勒,这个典故更多是为了塑造伟人事迹的一种牵强附会。
结论
虽然贝多芬的音乐处处充满精神、哲学层面的冲突与和解,但并不存在一个具体的“搏斗”对象。想仅以一条旋律、一句“命运敲门的声音”来具体化这位作曲家的形象,也未免有点肤浅了。
2. “献给爱丽丝”?
不好意思,你们都认错人了
▼ 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误解
贝多芬虽一生未婚,却从未停止谈恋爱。《献给爱丽丝》原谱上写着“献给爱丽丝,四月二十七日,美丽的回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是出版社将之原文抄下,并以这个曲名发表。然而,贝多芬的恋人里并没有叫“爱丽丝”的女士。那么《献给爱丽丝》到底是献给谁呢?
真相
现在一般认为,出版社这里摆了个乌龙,原谱的持有者是贝多芬生前的学生以及恋人,她叫特雷泽·凡·布洛斯迪克。《献给爱丽丝》,其实应该是《献给特雷泽》,只是因为贝多芬字迹潦草,出版社误认为“爱丽丝”了。
结论
提起贝多芬,大家总会联想到那个严肃、癫狂、不近人情的“艺术家”形象。然而没想到他的恋爱史也如此丰富,足以让学者们考证上一百多年。爱丽丝也好,特雷泽也好,从这首曲子里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细腻柔情的一面。
3. “月光”奏鸣曲?
嗨,教科书骗你很久啦
▼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误解
小学语文课文《月光曲》是几代中国人对贝多芬的初始印象。“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但这个故事是后人加上的,并不是贝多芬创作的本意。
真相
这首音乐是贝多芬写给当时的恋人:朱丽法塔·贵恰尔第的作品。标题据说因为当时一乐评人听完此曲第一乐章,产生“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耀的湖面上荡漾小舟”的形容而得名。但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又说:“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所以,如果你在听这首奏鸣曲时没有“看”到月光,那就对了.....
结论
贝多芬的作品有相当多都是献给妹子们,但这些作品的格局明显不限于单纯的儿女情长。“月光”旋律中传递出的愁思,更接近一种悲悯苍生的情怀。如果仅仅看作是受到美景启发,或反映恋爱情绪的作品,也实在太不懂贝多芬了。
4. “乐圣”贝多芬?
其实,这个称号是中国人取的
▲ 贝多芬的传记电影《永恒的爱人》,里面描写的贝多芬,和你想象中的贝多芬相似吗?
误解
小学课本教导我们说贝多芬是“乐圣”,然而国外的资料,完全找不到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的蛛丝马迹,那到底“乐圣”这称号是怎么来的?
真相
此二字原来出自晚清文人李叔同。他写有一篇人物小传《乐圣比独芬传》,里面这样介绍贝多芬:“比独芬性深沉,寡言笑,居恒郁郁,不喜与俗人接……然天性诚笃,思想精邃。每有著作,辄审订数四,兢兢以遗误为懔。”
结论
“乐圣”倒也符合贝多芬的音乐形象,但除了人人皆知的暴脾气,他的直率热情也不应该被忽略。贝多芬有一次写道:“你们这些人认为我恶毒、顽固而又憎恨人群,你们真的是错看我了。你们不知道我之所以会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因为我是个聋子。”有没有觉得略萌?
5. 贝多芬在生时穷苦悲惨?
这真是天大的误解了
▼ 贝多芬“大公三重奏”(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是为了答谢他的主要资助人鲁道夫大公而作
误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不约而同认为艺术家都应该走“童年悲惨,一生清贫,顽强奋斗”的套路。而贝多芬那乱糟糟、邋邋遢遢的生活作风更加强了这个印象。
真相
不可否认,贝多芬出生的家庭是清贫的。但成年之后的贝多芬,固定收入包括作品出版和演出时的版税、教学生的学费、资助人的赞助费(最高峰的时候有三个贵族同时当他的资助人)……算下来,他的收入堪比今天的电影明星,直到去世前都还有丰厚的存款。
结论
如果贝多芬真的是“生活穷苦”,还可能有心气去“扼住命运的咽喉”吗?
* 特别提示 *
本商品请当面开包检查,如有破损请 当场拒收
否则一概 不进行 退换货处理!!
欢迎加入世界音乐公众号兴趣小组:iworldmusic
记得留言“世界音乐”,不然每天加的人太多啦,
我们希望在人群之中一眼看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