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和我同锅吃饭,一起长大的表妹结婚了。婚礼在我们老家最好的五星级酒店举行,现场庄重、盛大的仪式和浪漫、温馨的气氛给到场的亲朋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当然,有些长辈在感叹之余也在小声嘀咕,花这么大的精力和金钱举办一次婚礼是否有必要,这场婚礼的费用都可以买一辆中档以上的轿车了……
如果是在十年前,我也会觉得一场如此昂贵的婚礼实在不太值得,我会一本正经地问,结婚当天的婚礼重要还是以后生活重要啊?
另外,我还会给打个比喻,好比就是我们做生意开店,第一天开业典礼时把店门与装饰弄得富丽堂皇,门前还邀来了香车美女助阵,来祝贺的人自然也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但是,开张了后,由于第一天开业典礼花费过多,大大影响了开店后实际的收益……
所以,什么重要啊?难道说你爱的是那一时的“辉煌”?而不是那永久的幸福?
不过,现在的我,观念上有了180度的转变,而这源于和德国一个女生的交谈。
二
几年前去德国参加展会,我们展台斜对角的国内公司请了一个德国的翻译,名字好像叫Emma,她当时还是个读中文的研究生,半工半读的那种,中文说得不错,人也比较随和,经常和我们一群人闲聊。
有一次展会的两个国内的女生问她喜欢什么包包,用哪个牌子的香水,是不是也是开着粉色小宝马上班的?(德国城市街头的的士都是奔驰的,宝马和奔驰在德国比较普遍)
哪知她把包包给大家看,里面的吊牌上写着made in China,香水她用的也是不知名的牌子,而且据她说一般也很少喷。还有衣服,除了在展会上穿的正式装,她平时都是穿那种6——8欧元的T恤的,至于汽车她是花费1600欧买的大众的二手车。
她的收入其实不低,在展会上做翻译一天的报酬是100欧,加班的话还要另算。据她说她平时兼职导游一个月也可以挣2000—3000欧元,以她的挣钱能力和消费水平,她每月会存下不少的银子。
中国人一向燃烧着强烈的好奇心,有女生就问她,你不爱穿,不爱包,连汽车都开得那么低调(当时,她还听不懂低调是什么意思,后来好像改用的节省这个词,她才听懂),那存下来的钱准备干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Emma好像生命一下子被点燃了,她激动地说她会把努力存下的几乎所有钱全部用在婚礼上,因为她6岁就在幻想自己穿婚纱在一片鲜花中接受上帝和大家祝福的情景。(你有时不得不相信男人和女人来自不同的星球,我只知道我6岁时还在长江边上玩泥巴……)
她说这话时我清楚的看到她蓝色眼眸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我都可以想象Emma有一天身着婚纱幸福地哭成泪人的样子,一如昨天婚礼上我幸福的表妹。
三
除了老一辈们质疑婚礼费用的声音,这几年我还听到很多小年轻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不办婚礼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旅游,婚礼是办给别人看的,旅游的享受和经历是自己的。
我不赞同这样的看法,婚礼一定是需要的,想想中国古代的夫妻对拜,想想西方教堂的:“YES I DO”,这是一种对彼此慎重而庄严的承诺。
不是简单地让来宾观看结婚这个节目,而是让亲朋好友为证,让天地为证,让自己心中最神圣的事物为证。在众多证人的见证下,告诉所有人我要一生一世对他/她好,这种在众人面前正式的承诺会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夫妻间的相互责任。
国外有专门机构调查,举办正式婚礼夫妻的离婚率比没有举办婚礼的夫妻要少三十七个百分比,所以不要小看在大家和“神灵”见证下承诺的力量。
在网上有人写过这样一段话来说明婚礼上承诺的重要性。
在后来的日子里,每次吵架的时候,气得发疯的时候,要哭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我在婚礼上的承诺:要一辈子对你好,要把你的家人当成我的家人。
老公也说,你不是最优秀的、最好的,但是是我最想要的,最要好好对待的。那一刻的感动,足以成为我们一生的食粮,每次吵架的时候就可以吃一点,吃完就和好了。
另外,对于那些不想办婚礼,只想旅行结婚的朋友温馨提醒一下,即使你要去旅行度蜜月,建议放在结婚前而不是婚后。尤其是对那些恋爱时间不长,双方还不是特别了解的闪婚情侣,我看到和听到的,就有好几对情侣度完蜜月后就离婚了。
原因很简单,一场远距离的旅行就使得男女双方在一段时间内需要长时间相处(相对原来短时间的约会而言)。这时对方的缺点会在旅行的途中集中爆发,同时,旅行中还会面临很多的选择和决定,听谁的,怎么做决定,如何妥协这都需要磨合。
而这些磨合最好是放在婚前而不是婚后。
四
一场婚礼是一部属于你和他的绝美、盛大的电影...并非是请客吃饭应酬敬酒和人情世故那么简单...这部电影很可能会让她幸福到哭,让你感动到流泪..
知乎上一个女生写过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分享给大家:
一定要办一场婚礼,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以后再也不会有那样穿婚纱的荣耀,穿旗袍的荣耀,一个成为全场焦点的荣耀。
时间随风而去,结婚后我每天都在家拖地洗碗擦桌子,成了一个黄脸婆,但那个回忆一点也没有消逝,它在我的记忆里,凝结成了永恒~~~
—————————————————————————
苏房斋里所有的评论都是笔者原创,原创不易,欢迎大家转发,并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苏房斋】,多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