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故事 >钢琴名曲《献给爱丽丝》

钢琴名曲《献给爱丽丝》

发布时间:2022-04-03 22:28:11
作者:开封高中老三届家园


《献给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810年所作,他将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献给女学生特蕾泽·玛尔法蒂。


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是,他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1808—1810年之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以后,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泽那里。所以很长时期,贝多芬的作品目录里没有这支曲子。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蕾泽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这首乐曲的名称就成了《献给爱丽丝》。


《献给爱丽丝》基于一个纯朴而亲切的主题,展现了特蕾泽这个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音乐形象,也是作者追求爱情向往甜蜜生活的真实写照。



《献给爱丽丝》的作者贝多芬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97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乐《英雄》、《命运》、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所有这些都未能将他击垮,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通过言论和音乐,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了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到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乐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献给爱丽丝》演奏者简介



理查德·克莱德曼,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艺术家、钢琴表演艺术家。1958年,5岁的理查德·克莱德曼开始习琴,1976年,出版第一张唱片,同年,为电视剧配乐,独奏了《给爱得琳的诗》。1990年,法国电视台“90之星”评选,他以一曲重新编曲的《给爱得琳的诗》当选,获得金钢琴奖。1992年,理查德第一次来中国演出,2004年,再次来到中国。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在世界上产生了最广泛的影响,他不仅拥有人数最多的听众,而且也创造了多项第一。首先,他的听众年龄跨度最大;其次,他又是传播空间占用最多的音乐家;并且,他绝对是现场钢琴演奏观众人数最多的钢琴演奏家。总之,理查德在音乐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简谱

 


图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