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美丽永胜"关注家乡永胜
----以上广告----
居住在丽江市永胜县松坪傈僳族彝族乡的傈僳族,据口传推算,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不知从何时起,傈僳族的红白事也跟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复杂而有趣,这里要说的,是他们的婚姻习俗。
一场婚姻,自由恋爱与否,最终几乎都是父母包办的结局。只要是“门当户对”,男女双方的年龄,任何一方可大可小;看上了,托媒人提亲,选择一个吉日,到女方家去说亲,带的礼物不多,两个粑粑茶、二斤白酒拎着就可以去了,双方经过一番客套,喝了“认亲酒”就成为了“亲家”。
认了亲以后,可以选定好日子当年办酒席,也可以晚几年才办,到时双方再走一趟,决定了结婚时间再举办婚礼。举办婚礼,女方家要一天一夜,男方家则二天二夜;女方在第二天太阳落山时方可出嫁女儿,男方家则当天早上就要搭好青棚。青棚的搭建有讲究,需要四根中柱、八根小柱支撑,顶棚和周围要用栗树枝、松树枝和其他树叶盖住。新娘来到男方家,以火塘上方为中,主持仪式的东巴和双方聘请来专门唱歌的歌手、主人和亲戚均按男左女右的顺序在火塘下方面对面席地而坐。坐定后,先敬烟,后敬酒,主要仪式是“敬献锅庄”和“媒人对唱”。
傈僳族自称“火的民族”,生活离不开火,过去,火塘的火昼夜不息。由于火塘上方居住了祖先和神灵,傈僳族以火塘为大,无论敬神还是祭祖,都在这里举行。松坪人称此举为“献锅庄”。婚礼上的“献锅庄”,除了一般的敬神祭祖外,另外的用意就是告诉祖宗和神灵,今天迎请来了一个新人,请务必认可、保佑。这时,东巴站立在火塘边,新郎、新娘和他们的两个伴郎、伴娘,四人站立火塘下方,面朝火塘一字排开,面对东巴,新郎的父亲则尾随其后,听东巴首先吟唱:
“雪山堆大雪,江里涨大水,大雪堆三山,大水淹三坝。山上长松树,山脚长梨树,才有人出世。是人有三类,人类有姓庙,姓庙有男儿,姓庙有女儿,人类蜂类是一家。庙儿我不是,庙女我不是;人类有姓梨,梨儿我不是,梨女我不是;麻杆子来生,人类有子姓,姓子这一家,今天今日我,找起双年来,找起双月来,属马的儿子,属龙的女子,百竹做双筷,两口做一对。儿酒找了来,嫁酒拿起来,火塘旁边献,三脚架边献。”
东巴唱到这里,举起手中瓷碗里的水酒,向火塘上方倒下去,“吱”的一声,火塘里的火苗串起老高。新郎、新娘及新郎父亲举起碗里的白酒,伴郎、伴娘举起碗里的水酒,先后向火塘上方倒去。
居住在丽江市永胜县松坪傈僳族彝族乡的傈僳族,据口传推算,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不知从何时起,傈僳族的红白事也跟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复杂而有趣,这里要说的,是他们的婚姻习俗。
敬献完这第一次,东巴又开始吟唱道:
“人类这一家,不供(即:敬献,供奉)的没有:供着有龙神,供着有山神,龙神请来献,山神请来献;龙神来和好,山神来相好。家神请来献,灶神请来献,家神来和好,灶神来相好。人类这一家,不供的没有,安着有祖神,供着有祖位,祖神请来献,祖位请来献,属马的儿子,属龙的女子,葫芦配笛子,儿女配成双,拿着喜酒来,火塘旁边献,三脚(架)头上献。”
东巴又把碗里的水酒倒向火塘上方。新郎父子和新娘,伴郎和伴娘也第二次向火塘上方倒酒,双方第二次祭献火塘。
这两次祭献火塘,第一次的意思叫“归宗”,第二次是“献神”,随着东巴祭师的吟唱,第三次祭献,表达有三层意义:1、敬山——新郎、新娘所走过的地方,高山有山神,山脚有龙神,一山一个神,一箐一条龙,要把所居住的四方山神和龙神都请来祭献,这对新郎、新娘才有利;2、献运——即一家人从头到脚不能病,大人小孩的魂灵不能丢,房屋不能垮,粮食要丰收,牲畜要兴旺,打猎要顺利;3、送鬼——第三次祭献,东巴念诵完献词,“敬山”、“献运”各祭一次酒,将酒洒在火塘上方“上锅庄”的地方。“送鬼”祭词念毕,所有酒只能泼洒在火塘的下方即“下锅庄”的地方。敬献完锅庄就可以给新郎、新娘取名了。得了新名的新郎,接到总管酒罐里倒出的水酒,斟满一碗,递给同样得了新名的新娘,由新娘双手捧着恭恭敬敬送到两位媒人手上,等媒人喝了这碗酒,新郎、新娘才按长辈的大小顺序,依次给在座的各位逐一敬酒。
男方聘请的“唱家”(媒人)和女方随行的“唱家”(媒人)不仅能说会道、喝酒吃肉,也都是演唱的行家里手、能人才子,各自代表一方,难免暗中比试,公开决出一个高低,以便为男方或女方赢得尊重,替自己赢得名声。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展开精彩、即兴的对唱。如男方“唱家”唱:
“说节来唱节(节:一指“礼节”、“礼信”,一指“婴儿”),芦笙配笛子。成双成对的日子,割谷堆谷堆,割麦堆麦堆,祖先请着我,送行的日子,怕走山林路,怕来接新娘。新娘娘家人,怕放狗来咬,怕拿石来打,怕说是汉人,怕说是摩梭。来到娘她旁,不叫狗来咬,不拿石来打,汉人你不说,摩梭你不说。不把门来抵,接媒接儿坐上塘,不见的没有,不运的没有。山脚见火燃,山尖见冒烟,房中见大坛,弯枝见酒过(即指拿咂管从大酒坛里吸酒喝),红牛花牛见一对。 烧茶见油汤,煮麦见糖水,来的我媒人,小娘你家的,吃茶茶应着(即吃茶有人照应、照料),喝酒酒醉着,昏睡又昏醒,到死不拉活。 想起想不起,一晚有两天,两晚有三天,回家日已到,没来的时候,一人可以行; 媒回的时间,一人不好回。请你小娘家,帮忙牵媒手,帮忙跟媒尾!”
男方“唱家”唱到这里,女方“唱家”接唱道:
“说节来唱节,葫芦配笛子。成双成对的日子,割荞堆荞堆,割麦堆麦堆,祖先请着你,敢来不敢来,敢行不敢行,说是儿走媒行来。小娘在家中,门外狗儿叫,认为卖茶的,想是卖盐人。细细看一看,不是卖茶人,不是卖盐人,来的是媒人。接媒塘上坐,祖上跟不了,辈上行不起,祖辈怎样信,晚辈怎么行。山脚见火燃,山尖见烟冒,房中见大坛,弯枝见酒过,红牛见一对,花牛见一双;烧茶见油汤,煮麦见糖水,不是我不做,做出没茶味,做出没酒味。来的媒和儿,空空坐一场。来媒你说的,你来的时间,一天两晚到,四天六晚到,六天九晚到。媒要回家中,请娘牵你手,要娘跟你尾,娘可不跟你。看看媒的心,看看媒的脸,不跟我不得。小娘跟媒时,别的娘没有。朋友有三万,亲情有三千,三万不敢说,三千不敢讲,最亲有三百,三百帮忙请,请到郎家中,我要有站处,我要有座位,小娘这样说,郎心莫发愁!”
男女双方请的“唱家”唱完这一段,开始待客吃饭了。吃饭是最原始的方法,一人一份,一碗米饭一碗肉。肉是一片肥肉、一块排骨、一节血灌肠、一片吹猪肝及一块豆腐。大人小孩,各得一份,童叟无欺。客人在此,当场并不吃肉,只吃饭、喝汤,肉大概舍不得吃,要带回家去跟没来做客的家人一起享用。
待所有客人吃过饭,新郎家开始唱调子(民歌),院子里点起了松明火堆,开始了打跳,歌舞升平,直至第二天早上。
松坪的婚姻习俗,用一句话说就是:白天喝酒睡觉,晚上唱歌打调。
永胜今日信息(实时更新)
戳阅读原文,查找、发布永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