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舒曼曾说,没有英国作曲家这回事。这句话到底真实性如何?是不是好事之徒无中生有、以讹传讹,实不可考。按照历史恩怨来看,法国人嫌疑很大,说不定是法国人讲的,然后塞进一位日耳曼大作曲家之口,以增加可信度又可撇清责任。但这毕竟也是个推测罢了。这句话到底有没有人讲、或是谁讲的,都不重要,因为这涉及一个大家公认的事实:英国没有作曲家,就跟英国没有美食是一样明显的道理。
百年之后的苏醒
19世纪前半叶,日耳曼地区人才辈出,在贝多芬的跫音回荡中深耕交响曲;法国走过大革命的阴影,恢复歌剧传统,挥洒出重华丽铺排的大歌剧,连器乐风格也受其浸染;义大利的歌剧走过18世纪的危机,着力刻画人性的幽微,营造一个惊心动魄的世界。
可是反观英国,17世纪出了个普赛尔(Henry Purcell),偏偏短命而死;在来自汉诺威的韩德尔(Frie Handel)活跃于18世纪前半叶,但韩德尔去世之后,英国的音乐创作便沈寂了将近百年。在维也纳古典乐派发展时,英国出了最好的钢琴制造商、最活跃的出版商、有靠教学安度一生的音乐教师,但却没有引领风潮的作曲家。
到了19世纪后半叶,随着东欧、北欧逐渐工业化、商业逐渐发达、民族意识逐渐觉醒,音乐与文学成为表现自我认同最鲜明的手段,一些从来没登上过西欧音乐舞台的地区与国家,模仿日耳曼、法国的作曲技法,也颇有表现,有些作品至今还列在音乐会的常演曲目。
这时正是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女王治下(1837年登基,1901年驾崩),国势达到鼎盛的时期。相较于这么一个全球治理的大帝国,在文学、科学各领域都有杰出表现,独独音乐创作却如此沈寂,实在是个难以思议的怪象。
当然有人会提到吉伯特与苏利文(Gilbert and Sullivan)的歌剧,这两人都是出身军人家庭,一写词、一谱曲,从1871年开始合作,但走的却是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天堂与地狱》(Orphée aux enfers)的戏谑路线,拿希腊神话来大开玩笑,兼讽时事,颇类似今天的「全民大闷锅」,难以此入音乐殿堂。
若要在音乐中听到大英帝国的闪闪荣光,反而得往出身低微的埃尔加(Sir Edward Elgar, 1857-1934)的作品中去找。埃尔加在1857年6月3日星期二出生在渥彻斯特,是日平静,。父亲以调音为业,因为曾替皇后调过音,所以在信笺上印上皇家名衔。但毕竟埃尔加并不属于帝国统治阶级,。英格兰自之后,,,由此可以想像埃尔加在英格兰社会中的微妙处境。
《谜语》变奏曲
埃尔加15岁就离开学校,在谋生的考量下,进了法律事务所当学徒。同样也是出于谋生的考量,埃尔加开始在教堂里弹奏管风琴,而走上演奏、教学的路。1886年,埃尔加把一枚婚戒给了大他9岁的家教学生卡洛琳.爱丽丝.罗伯兹(Caroline Alice Roberts),引起爱丽丝举家反对,原因是罗伯兹家族属于上流阶级,爱丽丝的父亲在印度平乱有功,受封为爵士,外祖父是个十足的英国国教徒。爱丽斯就算一辈子单身,也不能下嫁一个阶级低、教育不高的年轻人。如此婚姻门户不当、宗教不对、年龄不称,阻力当然很大。
卡洛琳或许像珍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笔下的夏绿蒂,视婚姻为平顺生活的必须,年岁渐长的未婚女性有如黄昏赶路的行人,必须尽早投宿,以免露宿野外。卡洛琳选择埃尔加,或许跟夏绿蒂选择柯林斯的道理是类似的,只是抓住任何一个可能的结婚对象,但这个选择虽然是埃尔加一生所做最为明智的决定,但同时也是难以言明又无时不在的疙瘩。甚至到了1920年卡洛琳去世,此时埃尔加早已封爵,但是亡妻的亲属却不准埃尔加继承罗伯兹家族的产业- 可见这层阶级的分野并没有因埃尔加封爵而弭平。世家岂容新贵与之水乳交融?
埃尔加的创作生涯始于1880年代,此时多半是因应英格兰中部的业余乐团、合唱团的需求所写,第一部重要作品当属写于1899年的《谜语》变奏曲。这年10月底,埃尔加写信给朋友耶格(变奏曲中最脍炙人口的第9变奏,写的就是这位朋友):回家之后,我开始写一组变奏曲(管弦乐的),主题是新的旋律,写这组变奏曲令我很开心,因为我给每段变奏一个昵称来代表某一位朋友- 而你是尼姆洛(Nimrod)。也就是说,我写的每一段变奏都代表一个人的心情- 我喜欢去想像这个……,这对知道内幕的人会很有兴趣,而对于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听众,则一点儿影响也没有。你觉得如何呢?
结果,埃尔加一共写了主题加上14段变奏,其中13段都附有姓名的缩写或代称。但是在首演时,更引起听众好奇的是埃尔加在节目单上的一段文字:
我不会解释这个字谜- 这是一个不需要猜测的谜,而且我警告诸位,变奏与主题之间的关连往往只是微不足道的线索而已。此外,整组作品从头到尾另有一个更大的主题在其中,不过,并没有演奏出来。
这个「更大的主题」是什么?埃尔加始终没有说破,也引起各方猜测,从英国国歌《天佑吾皇》(God Save the Queen)、《骊歌》(Auld Lang Syne)到莫扎特的《布拉格》交响曲,乃至巴哈的经文歌,都是猜测的范围,各有各的根据,不下于贝多芬「永恒恋人」的公案。
比较有迹可寻、同时也跟欣赏乐曲一样有关的是这14段变奏所代表的对象,若是掌握了这一层,至少可以与欣赏乐曲相对应,对埃尔加何以如此谱写多一分瞭解。
《威风凛凛进行曲》
整首《谜语》变奏曲听下来,令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第九变奏,埃尔加几首脍炙人口的乐曲也都有类似的性格,《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就是一例:在从容中见威仪,粲然而不刺眼,不似贝多芬步步进逼,但自有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气势,又有一股释然与练达,那是国势臻于顶峰的大帝国的子民才有的气派,在埃尔加、佛汉威廉士、霍斯特、布瑞顿的作品中都可听到。
埃尔加一共写了五首《威风凛凛进行曲》,但一般若提到这个标题,不特别标明编号,指的就是写于1901年的第一首。:
永别了!嘶鸣的战马,锐声的喇叭,助威的颦鼓,刺耳的军笛,威风凛凛的大纛,以及光荣战争中的一切璀烁壮丽的铺张!(梁实秋译)
Farewell the neighing steed and the shrill trump, The spiritstirring drum, th'ear-piercing fife, The royal banner, and all quality, Pride, pomp, and circumstance of glorious war!
1901年1月,维多利亚女王驾崩,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对埃尔加来说,这一年则是忙着在欧陆指挥,自然是《谜语》变奏曲大受欢迎的缘故。也是这一年,埃尔加写了《威风凛凛进行曲》,由亨利.伍德在秋天的逍遥音乐节演出,结果-人们起立并喊叫着,我(亨利.伍德)只好再演奏一次- 第二次也是相同的结果,观众不让我继续后面的曲目。延迟许久之后,掌声仍然响彻全厅,……
为了维持秩序,我第三度演奏这首进行曲。我可以这么说,这是第一次、也是逍遥音乐会史上唯一的一次,管弦乐曲应邀安可两次。
《威风凛凛进行曲》不但深受听众喜爱,就连即将登基的爱德华七世也很喜欢,埃尔加因而受邀为1902年的登基大典创作《加冕颂歌》(Coronation Ode)。埃尔加就拿《威风凛凛》的旋律,稍加改动之后配上「希望与荣耀之地」的歌词:
希望与荣耀之地
自由子民之母
从你而生者,
该如何赞美你?
你的疆界广阔无限,
力量由上帝赐予,
使你更加壮盛,
使你更加壮盛。
埃尔加一直到1930 年都还在谱写《威风凛凛进行曲》,但是名气都不如第一首。不知多少英国子弟踏着乐声上战场,在战壕中腐烂,因毒气而形销骨毁;这段旋律也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响起,帝国子民昂然而立;在二次大战最晦暗的时刻,《威风凛凛》也鼓舞了不知多少英国人一丝求胜的希望。时至今日,这首乐曲仍是逍遥音乐会的压轴,在一片旗海中,众声齐唱,保住一个破败帝国的颜面,缅怀昔日荣光。
埃尔加恐怕没料到这首进行曲其实很可作为帝国的挽歌。事实上,也没几个人料到两次大战断送了大英帝国。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与《云雀高翔》
当一次大战爆发时,亨利.伍德建请女王取消一切音乐活动,反对者以「战争不会超过三周」为由反对。结果这场战争打了四年,折损了无数帝国菁英,埃尔加在英国南部乡间的小屋,还可以看到英吉利海峡对岸的炮火火光。61岁的埃尔加就是在此完成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此曲完成时,是埃尔加生命的低潮,首演因排练不足,不甚成功,他自己动了手术,妻子也卧病,于1920年去世。这年年底,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进行录音,由埃尔加亲自指挥,担任大提琴独奏的不是首演的独奏者萨蒙(Felix Salmond),而是生于印度的年轻女大提琴家碧翠丝.哈里逊( Beatrice Harrison , 1892-1965)。
有若干作品都跟碧翠丝有关:戴流士的双重协奏曲是为哈里逊姊妹而写;拉威尔的大提琴与小提琴协奏曲、高大宜的无伴奏奏鸣曲都是由碧翠丝担任英国首演。但是她另有一件事更广为人知:她住在英格兰南部瑟瑞郡的乡下,春天都会到野外练习,夜莺也跟她应和,若合节拍。毕翠丝说动了英国广播公司,在1924年载了两卡车的器材进行户外实况转播。
一切架设完毕,碧翠丝拉了〈丹尼男孩〉和一段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夜莺一声不吭,倒是远处的驴子叫了几声。就在现场直播节目只剩15分钟时,夜莺应和着德佛札克的〈母亲教我的歌〉开始鸣唱。
这集节目引起极大的回响,这是第一次鸟叫与器乐合鸣透过广播来传递,BBC此后每年都制播,一直到1942年,收音时收到轰炸机的嗡鸣才告结束。
碧翠丝移驾田野与夜莺合奏,也代表了欧洲看待鸟鸣方式的转变。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面对自然的态度基本上是研究它、驯服它。在十八世纪的日耳曼与英格兰,流行把鸟养在笼中,教鸟学会鸣唱人类的旋律,过程中甚至有诸般残忍的手段。但是到了二十世纪的碧翠丝、BBC以及无数在收音机前面的听众,则是屏息以待,看看自然的化身会以何种超乎预期的方式来呼应人类创制的音乐。
这层转变似乎在诗歌上也有对应之处。济慈写于1823年的《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诗人已是观察自然中的鸟,但是从自身的利益来设想夜莺:
汝生来非为死亡,永生之鸟!
荒年亦不能令汝倒下;
我在这将逝之夜所闻之声
亦为昔日之皇帝所共闻……
济慈在此只是借物抒情,夜莺何尝想到死亡与永生,或是古今英雄如今安在的问题?这是拿鸟就人,但是在但尼生(Lord Alfred Tennyson,1809-1892)的〈鹰〉(The Eagle)里头,则是把人依附在鸟身上,在飞机还没发明的年代,去想像凌空翱翔的视野与经验。
《绿袖子》
佛汉.威廉士在很多方面都与埃尔加截然不同。埃尔加出身低微,而佛汉.威廉士则生在上流社会,父亲是军人,母亲则来自以瓷器着名的威基伍(Wedgwood)。他与达尔文是亲戚,与哲学家罗素是好友,入皇家音乐院就读,在剑桥三一学院念的是历史与音乐,先后也曾在柏林受教于布鲁赫(Max Bruch),在巴黎向拉威尔请益。他没有埃尔加的那种阶级焦虑,不需要证明自己可以和上流社会平起平坐,因为他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
佛汉.威廉士对历史的素养,让他对普赛尔和英国赞美诗产生兴趣,最后又投注到英国民谣的采集与研究。他以教师、作曲家、学者的身份活跃于英国乐坛长达半世纪以上,影响了一整代的英国音乐。
或许是这层对英国音乐传统的浸润,使得拉威尔曾说他是「我学生里头唯一一个不用我的风格来创作的学生」。佛汉.威廉士曾以「幻想曲」(Fantasia)写过几首作品,为管弦乐团而写的有两首,分别是1910年的《以泰利斯的主题所写的幻想曲》(Fantasia on a Theme of Thomas Tallis)以及1934年的《绿袖子幻想曲》(Fantasia on "Greensleeves")。一个是十六世纪的英国作曲家,一个是源自十六世纪英国的曲调。佛汉威.廉士曲目用「幻想曲」一词,创作概念则近于变奏曲,把一个既有的旋律加以发挥,向外探索曲调的可能性,一方面也表达了对传统的态度。
这是变奏曲很有趣的两个面向。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古典时期,变奏主要是一种技巧的趣味,看看某个旋律当成主题之后能做出多少变化,而这又牵涉到作曲家的能耐高下,越厉害的作曲家,想像力和幻化的能力越高。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民族意识和国族认同越来越成为世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之后,变奏曲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重要且直接的是,透过主题的选择,可以马上和历史、传统连接起来,能够快速满足确立民族精神意识的需求。
佛汉.威廉士在1929年的《陷入爱河的约翰爵士》(Sir John in Love)里头就用了《绿袖子》的旋律,5年之后写成这首幻想曲,长笛和竖琴用在《绿袖子》哀伤.幽雅的旋律,似乎不做其他乐器想。佛汉威廉士在中段还加入了他于1908年在诺福克采集的民谣《可爱的琼安》(Lovely Joan)。
《青少年管弦乐入门》
以变奏曲来维系音乐传统的薪火,布列顿(Benjamin Britten)的《青少年管弦乐入门》(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也是一个例子。这首作品的副题《以普赛尔的主题所写的变奏曲与赋格》(Variations and Fugue on a Theme of Purcell)更能说明布列顿这位佛汉威廉士的学生如何呈现。一方面,布列顿要写一首介绍各个管弦乐团乐器成员的作品,中间要预留时间给解说人来做必要的说明;另一方面,透过主题与变奏的形式让各个介绍乐器的段落具有统整性,表现作曲者的技法以及对乐器性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以英国巴洛克音乐大师的作品作为主题,贯穿全曲,有如明月当空,众星拱之。
布列顿挑的是普赛尔在1695年写的剧乐《阿布达拉瑟》(Abdelazer),第三幕的管号乐曲。布列顿将主题呈现五次:第一次整个乐团总奏一次,然后依次由木管、铜管、弦乐、打击乐呈现,接着整个乐团再奏一次,才进入变奏。
在布列顿的设计,每一段变奏要介绍一件乐器,按字母编号,从A到M,先登场的是木管乐器:短笛与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低音管。变奏E开始介绍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经过变奏I的竖琴之后,铜管乐器登场:法国号、小号、长号与低音号,最后一段变奏M则有各种打击乐器登场:大鼓、小鼓、定音鼓、木鱼、鞭子、响板……。
变奏曲之后,进入赋格的部分。布列顿依普赛尔的主题旋律,写了一个步调急促活泼的主题,各乐器按先前变奏出现的顺序,一一奏出赋格的主题,等到所有的乐器都出场,整个乐团喧腾不已,群龙无首之际,普赛尔的主题以庄严的步伐再次出现,把整首乐曲待到高潮而结束,至此也完成了介绍管弦乐团乐器的任务。布列顿此曲是在1945年受BBC委托,为孩童制作音乐教育的纪录片,但显然布列顿不以此为满足,他还写了一首悦耳动听、老少咸宜的作品,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废待举,物资萧条的年代,让人想起英格兰的荣光。
1、 如果您喜欢我们分享的资料,可以查询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古典音乐家网”,微信号“classicalmusician”。也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2、 新朋友可点击右上角菜单标注,查看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古典音乐家网”并加关注;
3、 如推荐您身边的朋友加关注,扫描上方的官方微信平台二维码即可;
4、 您还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了解我们:
l古典音乐家网官方网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
l新浪微博:@中国古典音乐家网
l夏威夷莫尔里国际声乐歌剧营官方网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mrlfestiva
l夏威夷莫尔里国际钢琴营官方网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piano
l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官方网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compet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