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美国浪漫爱情电影《月色撩人》中有这样一段场景:雪儿饰演的女主角,眼看已近中年,却仍不知爱情与婚姻是为何物,当丘比特之箭终于射中她时,她却偏偏爱上了未婚夫的弟弟(尼古拉斯.凯奇饰演)。她一时不能直面这个事实,说白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待着舒服,原本就是个神经兮兮的老姑娘,这一下更是毛手毛脚,笑料百出。与此同时,她的老父亲也爱上了一位经常在街角巧遇的遛狗的老太婆,老先生为情所困,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待着舒服,就整日里反反复复哼着一个曲调——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
影片在这个环节上的处理非常成功,极巧妙地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喜剧效果,那是一种能令人笑出眼泪的滑稽,别具匠心,不经意处见真情。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此处并非只是几小节音符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有唱词的,妙就妙在那唱词竟然是: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很合拍。
想必已是爱到深处,刻骨铭心了,才会有如此“悲壮”的生命的咏唱。
《月色撩人》是一出浪漫喜剧,影片中像这样的精彩之处比比皆是,也许这就是美国式的幽默,很随意,很到位,细节虽小,也能出彩,轻松自然、诙谐幽默,每每不着痕迹,实是大智大慧。
喜剧的最高境界莫过这种含泪的诙谐罢。
由此,我想到了瓦格纳和他的《婚礼进行曲》,一并在此做个简单的评述,不敢说精彩到位,但能和爱乐的朋友们一起分享。
瓦格纳
理查德.瓦格纳,德国作曲家,生于1813年。
十五岁时,他偶然间受到贝多芬“命运”的感染,立志毕生为音乐献身。
瓦格纳是古典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创作生涯中的最大亮点就是被后来的德奥系乃至全世界音乐领域奉为的大歌剧上:《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塞》、《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分四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帕西法尔》等共十一部。瓦格纳另作有序曲九首,交响曲一部,钢琴奏鸣曲四部以及大量的艺术歌曲和合唱曲,并著书《艺术与革命》、《未来的音乐》、《歌剧与戏剧》、《艺术与宗教》等。
1883年,一代歌剧宗师瓦格纳病逝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瓦格纳是西方19世纪音乐创作中影响最大的作曲家之一,被后人尊为“歌剧宗师”。
他亦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老柴就曾一度对他颇有微词,只因他的“万花筒”性格——瓦格纳学识甚深,阅历丰富,一生坎坷,思想复杂多变,体现在音乐创作上大概就如老柴所言,是支架庞大、结构繁复的“万花筒”罢。
瓦格纳无疑是对西方后古典和浪漫主义歌剧作出大胆创新和改革的先驱,在音乐史上确应享有不朽的地位。晚年的瓦格纳更是长期滞留在拜罗伊特城,沉醉在自己的大歌剧中,乐此不疲。拜罗伊特属于瓦格纳,瓦格纳造就了今天的拜罗伊特。
《婚礼进行曲》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原是其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中的一段混声四部合唱曲。
《罗恩格林》,三幕歌剧,取材于一部古代史诗,作曲家亲自编写脚本,这是他的习惯,瓦格纳每一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几乎都有这位德国人个性鲜明的烙印。
《罗恩格林》的情节似乎有些老套——也许是文化的差异,那些西方神话题材的作品在我看来都是大同小异:罗恩格林是来自天国的英勇善战的圣杯武士,他帮助人间的一位公主将企图篡夺王位继承权的仇人杀死,同时也使公主的弟弟摆脱了魔法的束缚。罗恩格林深深地爱上了公主艾尔莎,便娶她为妻。然而,他毕竟是一名天国的圣杯武士,他不能将自己的姓名和来历告诉他的爱人。单纯痴情的艾尔莎经受不住内心的好奇和仇人的怂恿,她忘记了曾经的信誓旦旦。最终,武士只能重返天国,而无辜的公主在最后的一刻来临时,只能含泪目送爱人徐徐升天,然后悲惨地死去……
这部歌剧很像作曲家本人的一部自传。
瓦格纳的一生多波折,其婚姻生活本身就是一出悲剧:他新婚后在巴黎渡过了三年穷困潦倒的岁月,因为有激进的自由主义思想而被自己的祖国通缉,。,他又爱上了一个已为人妻的女人——“钢琴之王”李斯特的女儿,一时间满城风雨。最终,连“瓦格纳狂迷”路德维希二世的荫蔽也全不顶用,瓦格纳,这位音乐奇才只好再次取道瑞士。
瓦格纳的晚年生活还算得意,小城拜罗伊特成了他的花园、他的舞台、他的天国。1876年,瓦格纳在拜罗伊特兴建了别致特色的歌剧院,专门演出自己的大歌剧。
时至今日,拜罗伊特城一直在沿袭当年的传统,在这里每年都要举办瓦格纳作品的音乐季演出活动,许多近现代享有盛名的指挥大师和演奏团体,都将能在拜罗伊特登台演出视为无上的荣耀。
《婚礼进行曲》出现在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一对新人将要步入洞房,一群花枝招展的老女人环拥着公主艾尔莎,国王和大臣们则引导着圣杯武士罗恩格林。此时,音乐响起,开始是乐队平缓的序奏,接着庄严的合唱加入进来。乐队始终以极富歌唱性的音型附和着连绵不断反复升华的合唱声部。乐曲的终止也很巧妙,舒缓,悠扬,仿佛那期待中的幸福会随着缥缈的乐音永远伴随在有情人的周围,真的就此永驻了。纵观全曲,优雅浪漫,庄严而又不失气魄。这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婚礼进行曲》,是瓦格纳所有作品中最具抒情性的曲目。
也许正是因为音乐本身的浪漫和庄重,后人多习惯在新人双双步入结婚殿堂以及婚礼进行当中演奏或者播放瓦格纳的这首《婚礼进行曲》;,则更广泛地用做婚礼的开始曲或结束曲,比如结婚典礼结束之后,新人乘坐加长卡迪拉克绝尘而去时——这一句是笑谈了。
相形之下,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庄严悠扬,而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则是高亢激昂。
如今,洋为中用已是潮流,国人也日益衷情于这两首婚礼音乐,而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似乎更受欢迎些。
天涯网友辽东散人与何日彩云归在“诗词比兴”的网婚中竟也采用此曲,记得那天新嫁娘十分好客,每每有敬酒献诗,均是来者不拒。只可惜没有洞房可闹。
不是笑谈,亦非戏说。聚散离合,网事如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最后,还是祈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思佳
2002.01.14 夜 在线草于天涯
2003.03.12 修订
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聆听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