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爱丽丝》原名《致特蕾莎》,因为抄写者的失误,导致了如今的命名。1810年,贝多芬认识了美丽的特蕾莎•马尔法蒂,她当时跟随贝多芬在短期内学习钢琴,俩人经过热切的交往,已然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1810年4月27日贝多芬把对特蕾莎的爱恋化为创作这首简单而隽永钢琴小品的灵感,并且在乐谱上写下“献给特蕾莎”。
尽管篇幅短小,技巧简易,但是《献给爱丽丝》却绝对不是雕虫小技之作。这里边凝结了贝多芬的充满个人风格的创作理念。此曲更是体现了较高的灵活性和简洁性。该小品运用的是典型的呈“ABACA”五部结构形态的古典回旋曲,象征了女主人温柔,纯净的形象。A部为回旋曲的叠部,在音乐中总共出现3次,B、C两部分分别作为第一插部和第二插部。
那什么是回旋曲呢?回旋曲是:作曲家先呈现出一个主旋律A,然后转到调性、情绪有着鲜明对比的B段落,之后再次回到主旋律A,有时候还会有C和D段落,但不论离开多少次都会回到主旋律上。
聆听此曲是如此的甜美、流畅、一个曼妙身着白纱的少女形象跃然眼前,完美的体现出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个人风格。此曲是钢琴初学者必学的一首曲目,其高度的艺术性和演奏性也使之成为不少音乐家喜欢演奏的曲目之一。如今这首曲子被改变为多种器乐版本,广为传颂。
不得不提的是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代表作之一《魔鬼圣婴》就运用到了该曲,乐曲飘荡在纽约城里一座名为“达科他”的公寓中,钢琴声穿墙而过,缥缈空灵,神秘而诡异,贝爷的这首钢琴小品给该片增色不少。另外该曲在《劫后余生》、《永恒的爱人》、《妙手情真》等影片中也得到了运用。尽管《献给爱丽丝》只是一首三分钟的钢琴小品,但也可以说该曲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一个浓缩体,同样渗透着他的音乐精神,让人不可小窥。
回复关键字“致爱丽丝”获取全部曲谱
谢谢观赏!
新春快乐!
喜欢就点击右上角
发至朋友圈
这么好的文章
得通知下圈里人
更多美文,更多精彩
尽在纯律
长按二维码
即可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纯律开通了互动群
赶快加入吧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