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
莉寒
+
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那婚礼应该是墓志铭。
- 1 -
如果硬要给自己的2017年发一个总结“最遗憾的事”,我想最遗憾的是没能参加好友H 的婚礼。
H是我见过对自己婚礼筹办最尽心尽力的小女人:选择结婚月份,就能纠结半年;选择一盒喜饼,恨不得把所有喜饼都尝一遍;婚礼仪式的音乐和老公一起听到凌晨2点才选出来……
就是现在和H聊起她的婚礼,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360°地晒幸福。她还傲娇地说:花销什么的是我老公着重考虑的范畴,我就把我想要的告诉他,然后他去跟各方人士撕逼,如出钱的父母、做方案的策划师and so on。
Mr&Mrs.H
我:你不累吗?
H:相当享受!
如果可以,她的理想是和周杰伦一样,在三个地方办不同风格的婚礼。不得不承认,我有时候觉得她很爱瞎折腾。
就是对我的婚礼准备,她也总略带羞涩地说“这个还是要哦~” “这个怕还是不能将就哦~”
- 2 -
我就是为数众多的婚礼消极分子之一,能简简单单得到大家的祝福,就是一种轻松的状态。看别人的婚礼这个也挺好,那个的也不错,却始终没有想象过自己穿上婚纱的样子。婚礼这种形式主义,有钱就华丽包装,没钱就简单凑合。可有可无。当然,贫穷也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我唯一多次预演的是父母的离异、再婚,在敬茶环节会让我的另一半尴尬。这唯一的顾虑,在自己的婚礼上却没有出现,而演变成了另一种遗憾。
我曾问嘘嘘:毕业时你会跟我求婚吗,站在宿舍楼下那种?
嘘嘘:你想多了,你跟我求我都不一定答应。
嘘嘘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话题终结者,紧张了还会口吃。他对婚礼的唯一要求是尽量不要让他说话。
所以,我更加不奢望能有一场感人肺腑的婚礼:像电视剧里那种,男主一开口就哭倒一片,来个回忆杀。
可我没想到,仪式刚开始,他就已经噙满眼泪向我走过来。在宾客的吵闹声中,还游离在状态之外的我,内心弹幕爆屏:
天哪,他是哭了吗?
有什么好哭的?
我不来一点反馈会不会太没良心了?
好在我最后也成功融入氛围,哭得稀里哗啦。
当说出那些老掉牙的誓言时,我才发觉婚礼这个仪式是有意义的。如果不是这样的氛围,不是这样的形式,我可能永远看不到这个男孩这般可爱的样子。这足以在每次我想拔掉他网线的时候,保持感性。
- 3 -
有时我们将婚礼和办酒席画上等号,或看作父母之命的顺从,或视为父母投资多年的回报宴。繁琐的人际统筹、数目不小的花销、深谙套路的婚庆一条龙……准备婚礼的过程,我们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意想不到,这些足打消我们对婚礼的期待和热情。小而美的婚礼总是可遇不可求。
有时,我们想,现在日子有些紧巴,婚礼这种累人累己的事情随意一下就罢了;
有时,我们想,以后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重要;
有时,我们想,那么多复制粘贴的婚礼,我就不要再折腾了;
有时,我们可能想了很多,却敌不过现实的制约。
Mrs.H
所以,我们常常用“等……以后,我再……”的句式来安慰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可爱的佛系新娘。我们说自己不在乎这场仪式,可能只是害怕自己掉入那些所谓的“传统”。
我同朋友们谈论她们对婚礼的期望,或是回忆。未婚的仙女都对这样的场景望而却步,但已婚少妇们却纷纷高呼一定要有婚礼,一场属于自己的仪式。即使它可能还是会有诸多不足,但错过或怠慢一场婚礼,才是真正的遗憾。
我们时常探讨婚姻,探索两性关系,研究如何让我们的每一天更富有仪式感,却很少涉及婚礼这简单却富有意义的小事。
- 4 -
去年TVN树新三观的剧目《今生是第一次》讲述了,因为生活方式相似又互补的男女主角,没有男女之情,但为了守护各自的利益而走上了形式婚姻。也为了省去不必要的花费,两人就不办婚礼达成了一致。可是,当双方家长见面时,一向顺和的女主母亲变得强硬起来:一定要办婚礼。女主不明白母亲这般无理的坚持,大吵一架后,无奈并仓促地举办了婚礼。
这场赶鸭子上架的婚礼所用的一切都体现了“节俭”:婚纱是朋友的朋友穿过的;仪式选择了晚上,因为最便宜;婚礼当天,因婚车遭遇堵车不能赶来,两个人坐公交去了酒店。
仪式开始前,女主的母亲将女儿从小到大的照片做成了相册,和一封信一起交给了男主。女主偷听到母亲和男主的谈话,明白了母亲为什么坚持要举办婚礼。母亲不想让女儿因为“随意”而被看不起,不想女儿因为“凑合”在以后的婚姻里受委屈,不愿女儿像自己一样,因为家庭而失去自己的理想和工作。
图片来源:《今生是第一次》
女主看见信后哭泣不止,尽管仪式开始了,但男主仍留下来陪伴、安慰她,牵着她的手一起走进婚礼现场。仪式后,男主向岳母做出了真诚的承诺:不管她(女主)以后想做什么,我都不会妨碍她的选择,不会成为她通往幸福道路上的障碍。
卡萨诺瓦说:人的一生,幸福与否,走运与否,都只能享有一次。谁不热爱生活,谁就不配享有生活。
反正大家都是第一次,今生、此时此刻都是第一次。何不好好对待它?
- 5 -
美剧《绝望主妇》里有这样一段台词:
无论身心多么疲惫,
我们都必须保持浪漫的感觉。
形式主义虽然不怎么棒,
但总比懒得走过场要好得多。
我将“仪式感”视为“浪漫”的衍生词。
浪漫(romantic)很缥缈,一说出口感觉很洋气,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仪式感像是一个方法论:通过仪式获得的感觉。什么感觉?浪漫的感觉。它是日常生活的精致,也是重要日子的标志。
我们不是需要一场婚礼,而是需要一场婚礼带来的仪式感。
关于“婚礼”这个话题,我本来写了一篇对自认为“嘈杂”婚礼的批斗文。当我给一个友人看成稿时,她提出的质疑让我思考了好久,最终舍弃了自己充满棱角的立场。
不管是一场喜庆热闹的典礼,还是一场清雅神圣的仪式;无论它是令人羡慕,还是颇有遗憾。只要它能让你们走得更近,有那么一刻发觉爱情、家庭亦或婚姻的意义。这样的仪式都是被肯定的,值得被拥有的。
村上春树说:“当你用认真有趣的态度对待生活里那些看似无趣的小事时,就会收获一份份小小而确定的幸福,从而觉得生活美好无比。“我想这足以成为我们要认真对待婚礼这件小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