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培:在学院与山野之间
《让我们跳芦笙堂》作曲:陆培 女高音:李秀英 指挥:张亮 演奏:上海爱乐乐团
前一阵子,上海文艺家采风团一行身携“中华创世神话主题创作”的重任,在“伏羲故里”甘肃天水进行了一次探寻与采风,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教授、著名作曲家陆培也是其中的一员。在观看完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优秀剧《一画开天》之后,陆培很受启发,表示在未来创作创世神话的音乐中会考虑放入视觉元素,“古老的故事得用现代的方式演绎,才更能吸引当下的观众嘛”。其实,在音乐创作上,“混搭”一直都是陆培的强项,他的作品特别以“中西结合”见长,这从他作品的名字就能体现:为五支竹笛与钢琴而作的《夏日星空》,为民乐室内乐小组而作的《丝竹引》,为二胡、琵琶、单簧管与低音单簧管而作的《百鸟朝凤》,为二胡、琵琶与钢琴三重奏而作的《窗外景色》,为琵琶、二胡与钢琴三重奏而作的《相和歌》,为次女高音与四位打击乐演奏家而作的《穿越时间隧道的歌——山之梦》,为钢琴三重奏而作的《音乐传奇》《心之影像·灵旗》——光是从这些标题,我们就能看出作曲家的“不拘一格”来。
除了形式新颖,陆培还非常善于把一些流畅、熟悉的曲调娴熟自然的运用到大型作品里去,让作品更亲切,更悦耳。比如他在美国享有盛誉的《叙事变奏曲》就同时融合了中、美民歌《茉莉花》和《她从山中来》的曲调;受美国作曲家论坛委约创作的室内乐作品《窗外景色》则加入了流行乐的rap元素;博士毕业作品《龙舞》里贯穿全曲的最主要的音乐素材是优美流畅的古曲《将军令》。2007年,陆培在接受上海音乐家协会委约、为2008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创作管弦乐作品《虎虎生风》时,他依旧使用了上海民歌元素,但对原型民歌进行了逆行、反向等的处理,使得作品大气辉煌而又细腻动听,首演便获得了人们的热情赞誉……
可以说,陆培作品的一大特点便是“好听”——可是在学院派看来,“好听”却未必是一种赞誉,它暗示着某种“媚俗”的可能。对此,高大爽朗的陆培哈哈一笑:“贝多芬不也创作了《献给爱丽丝》?老柴的音乐不也是‘万人迷’么?我的音乐也想做那样的‘万人迷’,这没什么不好——大雅大俗。一个厨师,就该做出一桌好菜,让食客们大快朵颐,吃了还想再来。至于有多少营养,该得几星,那是米其林美食家的事儿。”
《云之南——陆培作品选集系列之四》
“广西味儿”碰撞“国际范儿”
别看陆培身形高高大大,说起话来却是软软糯糯,“我这口南普,是怎么也改不了。”当然,陆培也并不想改,对于家乡的感情,始终是这位正宗“南宁仔”的创作源泉。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在文化艺术界,人们的眼界也渐渐开阔,北京、上海的一些年轻作曲家们开始尝试着以前所未闻、未见的现代手法来作曲。而陆培那一时期的创作风格,正是从他耳熟能详的广西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汲取养料,与当时中国方兴未艾的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这使得当时身处边陲一隅的陆培的创作,能与当时全国最先进的作曲观念融为一体,在探索的道路上一起向前。
以陆培创作于1983年的钢琴独奏曲《山歌与铜鼓乐》为例,在这部为独奏钢琴而作的作品里,陆培以钢琴来模仿各种广西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比如古老的铜鼓的节奏,并且在钢琴的高音区,以双手演奏间隔八度的方式来模仿广西壮族民歌手的高腔民歌音色,再与密集小二度的音程相结合,得出了一种音色独特的、如同有微分音效果的线条,而这正好是广西少数民族山歌的令人入迷的魅力所在。此种“线条”与如同打击乐式的各种丰富节奏结合、对置,形成了一种能使人闻之不忘、令人印象深刻的强烈个人风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山歌与铜鼓乐》的中部,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舞蹈性段落。在这段音乐中,一段飘忽不定、诡异而又妖魅、令人不可捉摸的线条忽上忽下,在时而轻盈、时而强劲的敲击的节奏背景下,特别吸引人。陆培在这里使用了十二音的技法。事实上,在1983年的中国,使用十二音技法来作曲的作曲家少之又少。而陆培运用在《山歌与铜鼓乐》的十二音手法的创造性,也成为他的这部作品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这是他在自己作品里第一次使用十二音手法写作,陆培并没有掉入“为十二音而十二音”的落套。他在设计这一段十二音写作的时候,有意识地强调了壮族山歌旋法的主要特征,并且在几处重要地方加上了装饰性的倚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创造性的作法,因为在原始的壮族山歌里,装饰音就是一个有着强烈风格性的特点。当这里的十二音被陆培如此运用之后,就得到了一种特别的风味,这里的音乐因而获得了一种新颖感觉,但又不是“造作”的模仿。在1984年中央音乐学院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征集评选”的活动中,这部作品得到了包括吴祖强、周广仁、赵行道等教授的欣赏,周广仁教授还特意把陆培邀请到她的住处,当面给予了陆培鼓励与教诲,这些德高望重的先生对陆培的鼓励,使得陆培对自己的创作更有了信心。而通过《山歌与铜鼓乐》这部作品的创作成功,陆培也因此初步建立起了他自己与众不同的音乐语言,形成了陆培这个阶段的风格。
创作于1988年的舞剧音乐《无字碑》,则是陆培与杨立青先生合作的——也正是因为这个久远的契机,促成了二十年之后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的陆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杨立青先生之邀回国任教。当时,陆培与杨立青的合作方式为:首先陆培完成第一与第二幕音乐,然后杨立青完成第三、第四幕的音乐。为舞剧创作并不是陆培的第一次,但由于是要与杨立青这样的大家合作创作,所以陆培非常重视这次机会。在第一幕音乐中,陆培使用了来自苏联作曲家谢德林《复调笔记》中的一个十音系列,作为整部舞剧音乐的基础。在第一幕的写作上,陆培还大胆运用了当时很新颖的许多作曲手法,比如偶然音乐的技法。在一个三管大乐队总谱里使用偶然音乐的“不确定时值”的写法,需要作曲家对所写音乐的结构,有着很高超的控制能力。因为时间很急,所以陆培不分日夜挑灯夜战,二十多分钟的第一幕音乐,开始到完成,只用了十六天时间。完成了密密麻麻的总谱后,陆培还大病了一场。
作品按时完成,由吴玲芬指挥山东歌剧舞剧院乐队排练。这时候的问题是,不但乐队,就连吴玲芬指挥,都没见过这样的总谱:无确定时值,无明显主题,无清晰节奏,追求各种音色的强烈对比,乐队演奏的高度室内乐化。乐队队员们常常不知道自己演奏到了什么地方,指挥也无法明确告诉他们究竟音乐进行到了哪里。混乱的首次排练,使得陆培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我究竟是个搞作曲的材料吗?”结束排练后,带着焦虑和深深的挫折感,陆培在济南的街头转悠了整整一个晚上。幸好,转机及时出现在了第二天的排练上,“吴玲芬指挥在无奈之下,想到了使用举牌的方式,让乐队队员知道自己的演奏到了哪里,比如说到了哪一个小节”。终于,音乐可以磕磕碰碰地进行下去,大致的音响结构轮廓出来了,大家顿时有了信心,原来这个年轻人的作品有着如此好的效果!虽说整个音乐充盈着令乐队队员们甚不习惯的不协和音响,以至于陆培开玩笑地对他们说结束后去听听莫扎特“洗洗耳朵”,但排练的进展还是让大家很兴奋。后来,杨立青给当时《北京音乐报》写文章谈《无字碑》的音乐创作时,说第一次听了陆培第一幕音乐的录音后,写道,“陆培写的第一幕音乐,很有气势,听来有一股交响乐的‘涩味儿’…… 这让我后面音乐的写作有了压力。”
而杨立青先生的肯定又何尝不是给了陆培信心与动力,从此之后,他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充满个性的独特音乐语言,这为他之后在美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山之梦——陆培作品选集系列之三》
《叙事变奏曲》:一个中国人在美国
1991年,陆培前往美国中南部肯塔基州的路易威尔大学音乐学院深造,攻读硕士。1995年获得艺术硕士学位;1998年,陆培又获得密西根大学的四年全额奖学金,进入著名的密西根大学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2年获得密西根大学的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在此期间,陆培为交响管乐队而作的《第二交响曲:高原风》是这时期他的重要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是1994年由西肯塔基大学委约创作的,西肯塔基大学的音乐教授、交响管乐团的指挥Dr. John Carmichael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听到了陆培的第一交响曲的录音,非常喜欢,便辗转通过他的一些学生,联系上了陆培,表达了要委约陆培为其指挥的管乐队写作一部作品。陆培立即答应下来,并且在短时间内便完成了这部三个乐章、演出时长25分钟的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一如既往,陆培在写作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第一乐章《风》在多声部的交叉、互补上,在各种音色的复调性进行上,都达到了非常复杂的地步,以致于在排练时指挥卡迈克博士对陆培开玩笑地说,你在这一乐章中同时有多少个声部进行,我都数不过来了。第二乐章《雅》,陆培在这里使用了乐队人声哼鸣,以表现那种西部黄土高坡和西藏庙宇里神秘而庄严的氛围。然后在寺庙的钟鸣声里,远远传来了高亢明亮的信天游,世俗与宗教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第三乐章《颂》里陆培使用了中国西部的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作为主题来发展。《第二交响曲:高原风》首演受到了极大欢迎,但陆培却并没有打算把它作为自己在异国的敲门砖,“在创作上,我是一个‘见异思迁’的‘登徒子’。哪怕我完成的上一部作品演出获得成功,也获得了人们的欢迎,但我的下一部作品会立即以不同的面貌、风格出现。我并不是故意去那么做的。而是我对新的、另外的表达方式产生了兴趣,想去尝试一下、以不同的角度来创作。”
陆培交响作品《交响牡丹亭·地》2013年世界首演视频
正是因为这样的“见异思迁”,使得陆培在邂逅了芝加哥两位杰出的中国乐器演奏家之后,得以开辟一片更加精彩的创作新天地。1999年,陆培为小提琴与钢琴创作的奏鸣曲《满江红:英雄传奇》获得了芝加哥一个国际比赛的奖项,在获奖音乐会上,陆培遇上了很久不见的琵琶演奏家杨惟与二胡演奏家项蓓星夫妇。这两位演奏家原本都是上海民族乐团的成员,九十年代末移民到了美国,后定居芝加哥。由于他俩在中国乐器演奏上的高超造诣,许多美国的杰出演奏家或演奏团体都盼望与他们合作演出,但让他们苦恼的是,当时很难找到适合民乐与西乐完美合作的好作品。这一次遇上了陆培,两人喜出望外——陆培这样的作曲家,正好是他们到处寻找的人。异国逢同胞,他乡遇故知,俩人也没客气,二话不说就丢过来一个“大包袱”——陆培与他们第一次合作,就受到委约,为二胡与琵琶写一部二重奏,而这部作品将在杨惟、项蓓星二人首次受邀演奏的一个重要音乐节上首演。“当时杨惟与项蓓星在美国很有知名度,但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代表作。那一次夫妻二人受邀参加威斯康辛的格林雷克音乐节,这是个很有名也很重要的音乐节,并且组委会还给了他们一个专场音乐会的待遇,两个人于是很希望我可以给他们写出一首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在这个音乐节上一炮打响。”
由于格林雷克音乐节的主要听众是美国人,所以杨惟提议陆培可以结合使用美国的音乐元素,比如美国民歌、美国爵士音乐来创作,这可以让听众对作品产生天然的亲切感,从而更容易接受琵琶、二胡这种来自古老东方的乐器,对此陆培深以为然。于是,为了创作这部作品,陆培几次专程驱车几百英里到芝加哥杨惟、项蓓星家里,讨论写作方案、试听新完成的草稿。为了了解爵士音乐,他们从当地图书馆里借来了全套的《爵士音乐史》三十多盘录像带,没黑没夜、不眠不休地观看、讨论,体会。在三天时间里,饿了叫个快餐,困了在沙发上闭一下眼,直到把全部录像带过了一遍。最终,陆培选择了一首在美国家喻户晓的民歌《她从山中来》作为这部二重奏作品的素材,却在反复研究这个民歌曲调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巧合——这首美国民歌的主调是GACAGE(GC),但如果把这个主调逆行,却正是中国民歌《茉莉花》的主调!这个发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品的结构问题迎刃而解,在后来的写作中,陆培更揉进了许多来自美国与中国的音乐元素,比如以琵琶低音区来模仿电贝司音色,以琶音和弦来模仿吉他,琵琶快速的挑奏手法模仿班卓琴,绞弦、拍击模仿架子鼓;而二胡则用来模仿小号的爵士式颤音、快速的即兴华彩、中国打击乐的锣鼓……就这样,一部可以让所有美国人和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新作品《叙事变奏曲》诞生了。
为了在音乐节的首演获得最好的效果,陆培、杨惟和项蓓星计划把作品先预演几次。由于杨惟、项蓓星作为杰出音乐家在芝加哥主流社会中享有足够的知名度,常常受邀政要们的沙龙聚会,他们为了这部新作品,便借机在沙龙上专门演奏《叙事变奏曲》。使他们信心十足的是,这部作品所到之处,反响都非常大:这部作品演奏后,总是成为听众们最热烈的话题——因为在这些美国听众听来,明明是两个那么中国的乐器,为什么它们的演奏却让自己似曾相识?而《她从山中来》这么一个轻松幽默的民间小调,怎么听着那么深沉优雅起来?——这部有着强烈叙事风格的作品,时而缓缓道来,时而幽默十足,时而充满了爵士音乐的律动,时而又欢快如中国新年的锣鼓,杨惟、项蓓星在演奏中更是倾入了他们的全部热情,使得这部作品在音乐表现上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在后来音乐节的正式首演中,《叙事变奏曲》毫无疑问地获得了成功——观众们为之长时间的起立和鼓掌。不仅如此,这部作品在后来的几十场演出中,包括在各个知名大学如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密西根大学等,在华盛顿特区、在著名的芝加哥交响音乐厅,或到美国各州的巡回演出一直到阿拉斯加州,都受到了热烈欢迎。以至于成了杨惟、项蓓星的“代表作”,有乐迷在他们的音乐会前还特别询问是否有《叙事变奏曲》演出。当地媒体在报道中说到这部作品时,幽默地把它与格什温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相比较,认为这是一部《一个中国人在美国》——因为这部作品,写的就是中国移民怎样在美国,从迷茫、不熟悉、陌生,到热爱、融入这个社会,用自己的才智辛劳,来获得美好新生活的故事。
从这一次愉快而成功的合作开始,陆培又为杨惟、项蓓星专门创作了《相和歌》等一批为二胡、琵琶与室内乐团、古乐器乐团、管弦乐团等等的不同组合的作品,成为一个名为“叙事变奏曲”的、包括了十几部作品的系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陆培于2005年完成的《窗外景色》,这是他“叙事变奏曲系列”的第六首,由Amelia Trio、二胡演奏家王国伟、琵琶演奏家陈仪涵于2008年在华盛顿首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说“陆培的音乐灵动而满有睿智,色彩斑斓, 异常甘美而又动感十足……”而陆培在构思这部作品的时候,其实是一次从芝加哥开车回家的途中,听到广播里的rap音乐而产生的灵感。在这部作品中,陆培运用了许多来自美国流行音乐的因素,如Rap 、爵士、New Age等的因素,揉合进一些来自中国民间音乐的节奏、音调因素。陆培在这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华丽而充满动感与摇摆感、既是有着强烈“现代音乐”风格的“纯”音乐、又同时具有某种“舞曲”流行因素特点的音乐。“我追求的是音乐本身,各种因素,包括来自中国、或非中国的因素,都是我追求音乐本身的手段而已。我才不管什么流派、风格的争论呢。对我来说,只有‘好’的音乐,‘感觉得到’的音乐,‘能打动人’的音乐。”——而打动观众的,不正是这“音乐本身”么。
学院派作曲家,还是音乐会作曲家?
如今,陆培应老院长杨立青之邀,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系任教,但他并没有停止自身在创作之路上的探索。回国后,陆培主要创作的领域在管弦乐上。这时期他为他的“中国生肖年管弦乐系列”连续创作了四部作品。陆培计划为中国十二生肖创作十二首管弦乐的系列,这想法起源于2002年,当时他还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学位作品《龙舞》在构思的时候,一个念头突然出现——中国到目前为止,用于中国新年的庆典性的乐曲非常缺乏,为何不为丰富庆典音乐创作一批作品呢?这些作品,不同于以往已经存在的作品,它们应该更具当代人的风采,更富有当代人的审美内涵,因而更能反映出时代的历史脉搏。这样的作品,在趣味上,应该是高的,是有当代人的气派的;在音乐表述上,应该是靠近一般音乐爱好者的审美,易于理解的;在音乐风格上,应该是具有明显的中国地域民族特色的;在创作技术手法上,应该是不墨守成规、锐意创新,而又有感而发、制作精良的。
在创作上,陆培始终认为,一个艺术家的视野应该是国际性的,越宽阔越好;但具体到创作上,具体到艺术语言上,则是越独特越好。“创作嘛,你是要站到前人的肩膀上去,寻找前人没有做过、没有发现、也做不到的东西。”陆培的说法很是新颖有趣,“但我们创作的路上已经有了那么多的经典,它们如同喜马拉雅山般难以超越,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这些高山的下面挖洞过去啊!这样当后人看到时,那些土堆也有了‘山’的模样。”对于自己的创作追求,陆培打了这么个比方,也表明了陆培对于他自己创作的态度:无论如何,要走出自己的路来,艺术贵在有独特性。在创作上,虽然说陆培对所谓“民族化”的提法不以为然,;但他还是坚持认为,一个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含民族、地域、生活经历等因素),即文化基因,是决定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与众不同的关键。“现在,在我们的艺术院校里,许多青年学生的作品,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对自己的音乐语言没有想象、没有追求。”陆培曾经现场聆听了一些国内的作曲比赛,他发现,那些作品听来像是同一个人写出来的,“二十多首作品,竟然只有一个风格、一个表情:全是‘空灵’的开头,伴以一些‘空灵’的和弦琶音,全是慢速度,似乎不那样写就不叫做‘艺术歌曲’似的”——想象贫乏、技术手法单调,这一切都促使陆培对自己的创作目的和追求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2011年,陆培为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创作《号角与间奏曲:世纪之光》,陆培在这一次的创作中加入了自己的尝试——针对当前中国听众的审美,使用了较为明晰的调性调式化写法。作品有着明显的电影大片音乐的特点:固定音型,节奏清晰强烈,旋律可听性强,在讲究音乐色彩对比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大交响乐队的宏大叙事能力。这样的结果是,音乐获得了很强烈的画面感,而音乐所要传达的情绪能最大可能地被中国听众感觉到。可以说,《世纪之光》的创作,反映了陆培一贯的对中国创作音乐的认识。他认为,由于中国缺乏聆听、欣赏“艺术音乐”——即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作曲家创作的、在专门的音乐演出场所演奏的广义上的古典音乐——的传统,所以,尽管我们的作曲家们已经创作了较高水平的学院派作品,但对于缺乏专门音乐训练背景的音乐爱好者来说,能使得他们较为易于接受的、好的音乐会作品还很缺乏。学院派作曲家们需要走出象牙塔,去为这些音乐爱好者们创作,填补这一空白,这样才是一个正常地提高我们整个社会艺术音乐欣赏水平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这样才能提高我们作为艺术家在整个社会系统的价值所在。因为如果没人认识、没人认可你的创作的话,中国作曲家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无疑是自己边缘化了自己,并且会失去在这个社会存在的意义。”
陆培始终记得,自己刚回国的时候,在一次聊天时,杨立青先生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你是一个学院派作曲家,还是一个音乐会作曲家?”而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陆培的心里都非常了然:“在中国今天这个特定的文化时期,我们既需要创作学术性的‘学院派’作品,也需要去做一切那些你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创作‘音乐会’作品,比如创作一些让一般音乐爱好者喜欢的作品。我很景仰德国作曲家亨德米特,他热心于群众音乐普及,并为一般的音乐爱好者,如工人、中学生创作了大量作品,自己亲自去给他们作辅导、指挥他们排练、演出。我想,这其实是很美好的事情。”
本文刊于2017年9月号《上海采风》杂志
陆培音乐作品《夕阳箫鼓》四首中国主题幻想曲 演奏:韦小壮
原曲乐谱
陆培,音乐艺术博士,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教研室主任。陆培是许多国内外大奖的获得者。他的作品在欧美亚州的许多国家地区上演。陆培的委约作品来自马友友丝绸之路项目、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芝加哥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以及新加坡、台湾、香港以及国内的知名乐团以及基金会。陆培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七部交响曲、三部协奏曲、六部为中国生肖年管弦乐系列的管弦乐作品、三部舞剧音乐作品(其中一部《无字碑》与杨立青合作),一部大型交响音画,一部歌剧,五部不同类型的管弦乐作品,以及大量为室内乐、民乐队、合唱、声乐而作的作品。,色彩斑斓,异常甘美而又动感十足……”
陆培于1991年赴美国留学。他在美国的路易斯维尔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4),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2)。陆培曾任教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2003-2006)。2004年,美国著名的古典音乐电台WUofL采访了陆培,并专门做了一个小时的节目介绍了陆培博士的音乐。
陆培的作品已在美国许多州和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印地安那、密歇根、依利诺尔、密尼苏达、弗吉尼亚、阿拉斯加等巡回上演。陆培的音乐还在欧洲,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许多国家与地区如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南非、日本、台湾、新加坡及香港等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