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乡村处处栽?
——记李家乡卫星村小刘贤映老师的成长故事
偶然间,读到元末明初高启的《梅花诗》,恍然大悟,花如其人,心灵深处升腾起李家乡卫星村小刘贤映老师的形象。似庄生梦蝶,生命怒放的雪地寒梅中,刘贤映高士般的生活点滴愈加清晰。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的确,他的言行品貌有梅花的高洁,也有梅花的芬芳。
一
刘贤映老师1981年3月出生在李家乡青林村青草塘的小山村。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由母亲一手拉扯大。从小日子清苦,却天资聪明,勤奋好学。1997年在李家小学以高分数考起内江艺体师范学校音乐专业。在上师范期间,深研专业,基础扎实,是当年拟定留校学生之一。因为牵挂母亲,毅然回到家乡工作。
1999年9月参加工作,自任教以来,他爱岗敬业,持之以恒,经过多年的打造历练,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
他长期扎根村小,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数学等教学工作。期间所带班级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班级,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家长信赖、同事敬重的优秀教师。从教以来,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年度考核连续10多次评为“优秀”等次,多次参加全区教学大比武并获奖,有20多篇经验文章、心得体会发表于内、外教学专刊,。2018年4月被拟推为TCL希望工程烛光奖朝天区候选人。
二
1999年9月1日,师范毕业后,刘贤映分配到李家乡小学新建村教学点。那时,新建村小条件极其艰苦,刘贤映老师只讲奉献,不讲回报,哪里需要就到哪里,毅然到新建小学教书。村小需要全能教师,他教了全校的音乐,五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全包。
他来到学校后,山间有了悦耳的歌声,有了琅琅的读书声。他亲自给学生做午饭、劈柴、生火、做饭,啥事都亲力亲为。当年村小办学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亲自进行校园建设。课余同修建学校的工人们一起建校,他是住校教师,经常晚上看守学校的建筑材料,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既锻炼了他,也成就了他。在新建小学的3年里,教学成绩始终处于全乡前列,短短三年,成为了李家小学的教学骨干。
2002年,由于卫星村小学成绩处于低谷徘徊的状态,需要优秀教师引领。学校调任刘贤映老师到卫星村小工作。刘老师到卫星村小后,主动挑起了学校成绩最差的五、六年级的教学重任。他用自己的专业不仅给学校带来了歌声,也给学校带来了新面貌。他爱学生。下雨时,学生没有伞回家,给学生无偿买伞。挑水、生火、做饭,与学生同生活共学习。用自己的摩托车,往返于中心校与村小之间,托运书本、营养餐等等,特别是冬季,下大雪时,拴上链条也要把营养餐准时运回,从不计报酬,令在李家小学工作过的无论老师还是领导钦佩。每天亲自煮营养餐,洗菜、淘菜、切菜、炒菜,让香喷可口的佳肴吃进学生的肚子。后来生源减少,只有学前班、一二年级时,每天到学校搞卫生,冲厕所,包干到位。让卫星村的无数家庭的孩子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刘老师在此度过了16个春秋。16年里,他默默坚韧,把所有的青春都献给了乡村教育,用辛勤和奉献,守住了山野闭塞之地的书声朗朗;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为孩子们编织了五彩童年;用耐心和爱心让每一颗留守孩子心灵健康而温暖。
三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执教的那天起,他就没有放弃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和对教学方法的钻研。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系统学习教育理论,并结合自身实际做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不断给自己输血充电。备课时,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生为本,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小班合作学习模式,重视情景的创设,努力营造课堂气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在动口、动手、探究中掌握知识,让课堂充满快乐。师教生,生教师,生教生,生本教学贯穿始终。他有自己的主见,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
他爱学习。一善举,一好法,他都会努力借鉴。走进他的教室,既是艺术的展厅,又是知识的殿堂。教室里有学生的艺术作品,剪纸、绘画、镶嵌画等,还有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篇知识集锦,一看就是知识渊博、思维缜密的好老师。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不会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在他的教学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将教学中的得与失作详细记录,并自费订阅了有关教育杂志,虽身处偏远,却一样要求自己以终身学习的态度与时俱进地对待新形势。上网,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甚至研究软件,都样样上手,件件精通。当新一轮教育信息化浪潮涌进校园时,他以极大的热情和谦虚严谨的态度投身到课改之中。他不愿做碌碌无为者,着装严谨整洁,言谈温文尔雅,育人润物无声,交友高山流水,做事脚踏实地。为人师表,内外兼修,确为高品之士。
四
刘贤映老师走到哪里哪里亮。新建村小、卫星村小工作,上房捡漏,下屋奠基,都留有他劳动的痕迹。2008年“5.12汶川地震”,李家小学卫星村小教学点是重灾区。学校所有房屋成了危房,他同其他教师一起到转斗乡运板房,下板房。曾一度时间无教室,腾出自己家的堂屋让学生用。无数次给学校无偿提供生活住宿。当年暑假,亲自扛着锄头撮箕,夯实板房屋基,亲自参与搭建活动板房。亲手发放救灾物资,分毫无差。
2009年,卫星村小重建,白天给孩子们上好课,晚上在工地旁搭建的帐篷里看材料,从图上规划到收顶盖瓦,在工程质量上做到都一丝不苟。因为学校离家很近,每年承担起无偿看校的责任。多年来学校安全上平平安安,校产没有遗失。卫星村小教学点是朝天教育东部窗口,比邻旺苍县天星小学。市级领导多次工作视察,一看窗明几净,秩序井然,教学规范,敬意油然而生。先后作为村小品牌基地,接受了广元市市级机关幼儿园的帮扶,连续两年接受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的暑期支教工作,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刘贤映老师辛勤的付出。
五
刘贤映喜欢音乐,曾就读内江师范学校音乐专业,从此音乐一生与他相伴。他对音乐名曲如数家珍。他擅长钢琴弹奏,小提琴演奏。工作之余,悠扬的琴声,如山间的流水,涓涓而出,沁人心脾。每次,他为孩子们编排的节目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李家小学的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有他的身影。业余,自己演奏贝多芬的《月光曲》《致爱丽丝》《命运交响曲》《D大调小提琴进行曲》,手到“琴”来,让人陶醉。高兴时弹《卡门》《土耳其进行曲》;忧伤时弹奏《梦中的婚礼》《少女的祈祷》,自由抒写心中的情绪。在音乐教学中,对儿歌也是一丝不苟,通过学生的童音演绎了真正的天籁之音。他的音乐素养让人叹为观止,曾为舒三平老师带过的初中毕业班排练过《祖国颂》《四渡赤水出奇兵》等合唱节目,质量高,效果好,可以说他就是乡村学生的音乐启蒙导师,是他让李家小学的师生领会了艺术的高雅。2010年9月30日,曾与何睿、彭燕婷老师组织的乐队代表曾家片参加区级庆国庆活动,好评如潮。他喜欢汪峰的歌,《怒放的生命》《北京、北京》《飞得更高》《春天里》《花火》……那种发自肺腑的演绎,总给听众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他不仅爱音乐,而且也爱国学。他教学生诵读《弟子规》《诗经》选段,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吟诵《蜀道难》,韵味十足。越剧《天上掉下过林妹妹》与《葬花吟》的朗诵,艺术上镶嵌得天衣无缝,醉美校园。2018年4月在全区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刘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李家小学编排的节目《关雎》配曲、弹奏、指导。演出时,让学生老师大开眼界,给人眼前一亮,如痴如醉的享受。
不仅如此,刘贤映还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人。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也有忠孝观念。如今他要赡养三位老人,脚下抚养两个小孩。工作精益求精的同时,他还要照顾一家老小,父母的饮食起居要关心,妻儿的吃喝拉撒要照顾,亲朋好友的家长里短要过问……他的生活就这样在爱的琐事中丰满而充盈。
贝多芬说:“最美的事,莫过于把神明的光辉洒向人间。”刘贤映老师用19年扎根村小的行动,无数次证明了他是一位大爱无言的智者,证明了他是在边远乡村托起太阳的人。
图/文 朝天区李家乡小学 舒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