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一场好朋友的婚礼,同时拿起3年多没碰的5D3,按着已经生锈的快门,我忽然发现自己摄影技术变好了,可能是新郎太美,新娘太帅的缘故。因为是好朋友的婚礼,我看的比较仔细,开始思考今后我的婚礼会是如何呢?
“电影工业”这个概念,在几部国产意淫片之后,随着“五毛特效”一样,开始流行在知乎豆瓣等影评圈中。本来,电影工业这个事情,应该是专业从业者思考的——并非是那些“拿着单反拍微电影”既粗糙又觉得自己很屌的工作室,或者是没去过片场跟过剧组,就因为看了几部电影便认为自己比导演更会拍片的豆瓣网友来谈论的。
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谈论“电影工业”的门槛。
记得在读大学(VFX-CUC)的时候,那还是五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电影工业”的概念。学校苦口婆心传输着这样的理念,这也是我们认为自己读的大学和那些三流智商税培训班、专科院校之间的区别。
如果电影工业+婚礼会怎么样?就如同各种互联网+的概念那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首先,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也许婚礼就是一生中自己能有机会组织策划的最大活动了,但是婚庆策划公司总是鱼龙混杂……反正我是不愿意把这种事情外包给婚庆公司的。而对于一场婚礼来说,许过的誓言,喝过的交杯,都在日后柴米油盐的日子里,冲散这些片刻感动,真正留下实体记忆的,便是那一帧帧影像。事实上,现在优秀的婚庆公司,只要客户给的钱到位,已经能够生产很优秀的、令人荡气回肠(华而不实)的内容了。
但我感觉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就差那么一点点了——这些画面,多数是新人临时在婚庆团队的导演之下,摆拍而成的。没有真正的时间线,无法记录完整的时空。即便有策划能够通过旁白和场景演绎等方式,重现一下新人相识的过程,但是新人不可能再穿越回那个当时,去演自己的故事了。
而我的姑娘陪伴我7年了,跟我的梦想一样,在七年前一个饭局上,好友帮我策划了那场表白,就被我们的摄像同学录下完整的素材。在往后的日子里,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一起旅行,穿过半个国家,去到四海天涯。细数四季更迭,走过坎坷,见过阳光。每一年,我们都留下了好多影像。
回忆我们共同走过的曲折,
那些昨日依然缤纷着。
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我已经想好我的片子了,这是一部有她的自传,开篇是,终章也是。用真实的影像剪辑着七年的回忆,精雕细琢的配乐铺成情绪,加上电影工业标准的CG场面,随着时间的前行来到婚礼现场,从情怀写意到视效担当……我希望能够感动自己,当做我第的第一部“电影”。
“互联网思维”果然是百毒不侵,无孔不入啊,即便是早已被用滥的词语,也能在不经意间带来灵感。打造<电影工业+>概念。比如电影工业+婚庆,电影工业+旅拍,电影工业+宣传片,电影工业+短视频等等。从宣传上实现传统视频行业垂直领域的转型升级,对各小作坊进行降维打击。
今日的意淫也就到此为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