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地址:朝阳区光华路soho 311室
咨询电话:010-65612511
爱多艺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等高校专家创办
致力于1-12岁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研发和教学
公众号为您提供有趣和有价值的艺术信息
主讲专家介绍:
陈小龙
作曲家、博士、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儿童音乐教育专家、、北京现代音乐节联合创始人
私信里很多家长都问,每周送孩子来学钢琴、来上音乐课,可除了练琴,要怎么才能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古典音乐,喜欢上古典音乐。今天这期内容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Create a family music atmosphere
先来聊聊怎么营造家庭音乐氛围的第一个要点,这个要点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就是家长要自己热爱音乐。父母的所有言行对孩子都有巨大影响,如果家长对音乐完全没有感觉,孩子们从父母身上就感受不到音乐的美好。如果家长听到一首音乐有反馈,比如打着节拍律动,或者跟唱,或者很兴奋或者很专注,都会使孩子想去模仿,尤其对于低龄阶段的幼儿更有效。
Create a family music atmosphere
很多妈妈自己对古典音乐有时候也不容易听进去,那么有一个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流行歌曲来引入古典音乐,在某些流行音乐里有非常多的古典音乐元素,下面介绍几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改编自古典音乐的作品。听的时候可以分别放原版和改编版,让孩子去找哪一段是相似的。
流行音乐引入古典音乐是一个好方式,百度搜搜会有很多作品,尤其推荐这一首改编自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的《不想长大》。
这首歌在一开始就采用了歌剧中的“花之二重奏”旋律,这也是德利布的代表作之一。
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套曲共有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最为有名,周杰伦的《琴伤》就改编自这首作品。
Create a family music atmosphere
孩子在弹琴时最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家长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满足孩子亲和力的需要。比如孩子练琴之余,可以用一个打击乐器跟她合奏,这个乐器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用矿泉水瓶子装沙子,饼干桶做鼓等等,纸箱子,报纸,破铜烂铁都可以做乐器。不要让孩子觉得老是一个人在战斗。还可以举办家庭音乐会,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和孩子表演,哪怕大人们的水平都不高,也要大胆去陪孩子玩,氛围重于一切。所有最后抱怨孩子不喜欢练琴和音乐的家长,都需要检视自己除了每天督促孩子练琴,还做了什么别的更有趣的方式去参与到孩子的音乐生活中。
Create a family music atmosphere
不是所有古典曲目都适合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总的来说,节奏明快,织体清澈的曲目,孩子更容易接受,比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之类的。
这里有两点需要提醒大家,第一,每一周最好只播放一、两首曲目,作为背景音乐来回播放;第二,最好能一起玩这首音乐,根据音乐的高低强弱编一个小故事或者动作,带着孩子一起玩,这是培养音乐能力的最重要的方式——玩音乐!
Create a family music atmosphere
很多妈妈说孩子在听音乐会时坐不住,其实如果妈妈们听音乐会听久了也是坐不住的,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如果父母和孩子都不熟悉那些音乐会的曲目,就好像是第一次和陌生人打交道,总会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决定去听音乐会之前,如果之前有网上的节目单,一定先让孩子听熟悉了,再去现场,这样听到熟悉的音乐,孩子关注度会更高。理解音乐其实是一个各自展开自由想象的问题,没有理解不了的音乐,只有喜欢和不喜欢的音乐,音乐会结束之后,回家有空再温习一下音乐的曲目,启发孩子说出来自己的感受。
尝试与古典音乐改编的流行音乐结合,引导孩子欣赏并分辨古典音乐的片段引导孩子欣赏各种类型音乐:古典音乐,影视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童谣等。
很多家长都有不知道如何理解音乐的困惑,更加不知道如何给孩子讲音乐,下面转载一段周海宏老师的文章内容,先来了解一段古代音乐家的故事。
“一千多年前一个叫伯牙的人在山中弹琴,心中想着表现高山,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听到后就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想着表现流水,钟子期马上领悟说:‘汤汤乎若流水’。后来钟子期故去,就再也没人听得出伯牙弹琴表现的是什么了。伯牙痛失知音,伤心之至,摔了自己的琴从此不再弹琴。这就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故事。
其中的潜台词是:音乐中本来有着明确的表现内容,听不出来是因为听者‘听不懂’,是因为听者‘不通音律’。这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在音乐欣赏中给听者造成的压力是:要‘听懂音乐’,否则将被认为是‘不通音律’。
而所谓的‘懂’一般指的就是要说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然而不能否认的是,绝大多数人,包括绝大多数专业音乐家,都无法明确说出绝大多数音乐作品表现的是什么。那么伯牙摔琴责任在谁:是音乐自身?还是听众的耳朵?”
音乐不是文字,没有语义性,所以不能表达非常具体的内容,很多爱好者都停滞在听不出来什么意思这道高墙面前,望而却步。而音乐本没有那么明确的意思。
不同的人在听同一段音乐的时候,产生的联觉都会不太一样,但很多时候,大家有共同大方向的指向性。比如我们要写作一首快乐的音乐,是会用慢速还是快速?用高音区还是低音区?
作曲家的思维跟一般人是一致的,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让人觉得很欢乐的作品都在高音区为主,用稍快的速度,因为高音区明亮,让人觉得high,快速让人觉得过瘾,大脑多巴胺含量明显上升。如果我们听到一个旋律,从低音向高音大跳,之后,期待旋律会往哪个方向去,意思是说一个向上的大跳之后,是继续上行,还是下行?
经过家长们的投票,认为旋律大跳之后应该下行的占大多数
我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选择下行,这是我在很多公开讲座里得到的数据,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选择下行,尤其是我在钢琴上演奏了两种不同的旋律之后。一个向上的大跳,就类似我们蹲下纵身跳起来,接下来的结果是落回地面,没有张无忌那样的乾坤大挪移,人是很难继续上行的,这是人类的一个本能,注意,这个本能是由地心引力造成的。我们很多理所当然的结论,背后都有深层次的环境因素。其实我们大多数普通音乐爱好者,跟作曲家的思维都是一样的。
再来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要写葬礼进行曲,会选择什么音区?旋律方向,上行还是下行为主?是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低音区,缓慢,下行为主的做法,肖邦的葬礼进行曲就是这样写的,悲伤的基调,由这三个方面营造出来,人们不会在这里感受到欢乐。
小白菜这首民歌大家听过吗?看看这个旋律上行还是下行?
这样看来,出生于波兰的肖邦的悲伤和中国人的悲伤是一致的,这就是音乐无国界的由来。地球人的情感触动,是基于同一个地球环境,经历千万年进化而成。
家长:给孩子听钢琴曲,他经常问我那首曲子像什么……,我还担心我说了,会让孩子先入为主地那样认为。
小龙老师:告诉孩子每个人理解不一样,都可以有不同理解,不要让孩子从小就觉得世界只有一个答案,国内音乐教育的所谓“正确答案”是非常扼杀孩子想象力的。
大家小时候做梦有没有梦到过自己从高处往下掉?为什么每个人都经常做这样的梦?这些梦很多是在小时候做。有专家研究,这是人类基因里的记忆。作为猿类的祖先,用尾巴挂在树上,老容易掉下来,这是基因里,抹不掉的一段记忆。
多数人对音乐的辨识,其实也是相似的,所以家长们不用自卑不懂音乐,所有的人一生下来,基因里就带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音乐没有对错,也不需要懂,只需要去感受,感受到了什么,就是什么。今天晚上播放的这一版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为什么很多妈妈听完都感觉像秋天,因为钢琴家处理的很清淡。如果换一个热情如火的钢琴家诠释这个作品,会完全会是另外一种感受。
所以作曲家是一度创作,演奏家是二度创作,听众是三度创作。听音乐的家长和孩子都是创作者,所以大胆和孩子描述自己所听到的,大胆鼓励孩子描述他所听到的,音乐是没有对错的。
在一个有地心引力的环境,会导致跳起后落下;在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环境里,也会成就一个喜欢音乐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