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故事 >5.21 | 大师此作,究竟是在对谁说“我.爱.你”?!

5.21 | 大师此作,究竟是在对谁说“我.爱.你”?!

发布时间:2021-01-23 21:40:34
作者:渝北视界


昨天是5月20日 今天是5月21日

都可以算成表达爱的日子

“我·爱·你”



在这么特别的日子里

可有谁

大声的说出自己爱意

用满满的仪式感

冲抵这生活的平淡


爸爸妈妈 我爱你


你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不知不觉

挂在嘴边的那句“等你长大了”

变成了“我们老了”

时间是个小偷

偷走了你们年轻的容颜

岁月请慢些

留住这些时光

亲爱的伴侣 我爱你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是你与我肩并肩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在我最疲惫的时候  给我依靠的肩膀

在我最落魄的时候  给我前进的动力

感谢你与我一起分担柴米油盐的琐碎复杂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完美模样

努力的自己 我爱你


亲爱的自己  不管你是年轻还是年老

这世上只有一个你  独一无二的你

没有任何人能够取代



爱有很多种

表达爱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有的人用语言

有的人用文字

有的人用画作

还有的人 则是用音乐

……

“爱丽丝”究竟是贝多芬写给谁的爱?


▲点击上方 共品此曲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音乐作品之一,但是这个“爱丽丝”究竟是何人呢?

        1810年,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拜入当时已经40岁的贝多芬门下,贝多芬很喜欢这个学生,久而久之对她产生了好感。

        有一次贝多芬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蕾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后来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蕾莎那里。由于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所以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没有这首曲子。

        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了给贝多芬写传记,才整理特蕾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偶然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这首经典曲目才得以重见天日。

        19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不小心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

从此这首钢琴曲便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渐渐被人淡忘。

原来“爱丽丝”并不是“爱丽丝”

而是一位名叫“特蕾莎”的女学生


不得不佩服

大师就是大师

表达爱意的方式都是如此的

让人望尘莫及

又是如此完美的

流传百年

《致爱丽丝》

让我们一起沉醉其中吧


 相关链接 

你想看夏夜萤火虫漫天飞舞么?价值100元门票免费送!!

转发就送!石船蓝莓节开幕了!!50张免费采摘券!错过你要哭一年了……

母爱无涯 | 这位七旬母亲,掐着秒表在过日子......




编辑:周媛媛

责编:黄川洋




图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