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一个幼儿园里看到一个2岁半的小女孩认真专注地剪指甲,我当时很吃惊,她怎么愿意自己乖乖地「劳动」,幼儿园又怎么放心让她这么小自己剪呢,不怕剪到手吗?
原来老师是这么指导的:她们首先让孩子剪手样的纸板,在「指甲」的位置用铅笔涂黑,好像指甲脏了一样。然后再让孩子们把脏的那小部分自己剪去,小孩子剪地非常认真和专注。最后,练得熟了,细微动作也能控制好了,再尝试让她自己来剪指甲。
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很大启发,也就是:
孩子学习新事物时,存在三个区,左边是舒适区,他已经知道的知识,已经掌握的技能,很轻松就能应对,舒适、但有时也会厌倦;右边是恐慌区,如果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他现在的能力,他就会感到害怕、恐惧,退缩;中间的是挑战区,对他来说有些困难,但在有经验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可以掌握和跨越难关。
对于初学剪指甲的孩子,如果让她直接剪指甲,就落在恐慌区,易受挫,进而畏惧退缩。老师安排让她先剪手型纸板,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随意尝试,恰好落在她的挑战区里。步步为营,每一步都是兴味盎然的挑战和成长。
其实低龄的孩子并不区分「劳动」和「娱乐」,只要难度适中的挑战,剪指甲也可以是娱乐项目;若是乏味单调地重复,玩玩具也未必不是「劳动」。
这里给家长们的启示是: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专注于任务,首先要考虑任务的难度是不是落在了他的挑战区。如果太困难,得考虑将它拆解成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落在他可及的范围内,通过自身的努力或有成人的引导就可以达到,有成就感,就更投入和专注。挑战区是动态的,随着孩子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往前延伸。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家长/老师应当充当孩子的教练。
所谓教练,得依据队员的具体情况来安排针对性的训练。举个例子说,姚明初到 NBA 的时候,教练要紧的不是提高他的投篮准确率,而是要改善他下肢力量弱的短板。同样,挑战区里的刻意练习让孩子更愿意迎接挑战,获得成长。
当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从新手到专家,都需要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不是普通的重复,而是放在挑战区锻炼成长。无论莫扎特或是打高尔夫球的泰格•伍兹都是如此。
中国人常说熟能生巧,只有一半是对的。心理学家兰格(Elen Langer)指出,无论是练琴还是写字,早期应该让孩子处于挑战区。在应对挑战中成长,但进入到「巧」的阶段就已经开始进入舒适区了,后面的重复练习对孩子帮助不大,且易生厌倦。有些孩子弹钢琴反复弹几首曲子,比如《致爱丽丝》,除了熟极而流「以飨宾客」外,对弹琴的技能很少助益。
「孩子什么时候会专心致志,浑然忘我?」 如果任务过于困难,如大山横亘于前,会让孩子无助无望丧失信心;如果难度偏大,也会让他感到焦虑、担忧甚至恐惧。那么让孩子做简单的任务呢,「尽在掌控」的感觉固然让他放松,时间长了却也可能令人厌倦。
你也许想到了,只有寻找比孩子现实能力稍高一些的挑战,才能激发他的潜能,让孩子专注到一件事情上。也就是体会到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心流体验。
所以如果孩子感到无聊,可能是任务的挑战不足,假若孩子过于焦虑担忧,则需要具体指导提升孩子的技能水平,来增加孩子的心流体验。
就像文章开头的例子那样,老师会把剪指甲的任务分解开来。这个将复杂的任务的拆解为小的步骤对孩子非常重要,比如在学游泳时,教练如何拆解动作,分别训练孩子手和脚,再将动作整合,步骤拆解越细致,越符合孩子的程度(落在「挑战区」里)。
同样让孩子把手洗干净,就要让孩子先打盆水,把毛巾打湿,然后擦干净手。这样给孩子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并给孩子即时反馈,孩子就越有信心完成,越容易投入。
投入沉浸在活动中需要有一整段不受打扰的时间,因此当孩子投入做事情时成人尽量不要打扰,即便是善意地叫他「吃水果」,孩子原本一整块的时间也变得零碎,注意力来回的切换无形中也会消耗孩子的精力并减损热情。成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段文章读至酣畅处如果碰上个电话,重新回到原文去阅读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找回感觉。
如果说沉浸投入地思考和做事(专注力)也是一种习惯,那么平时父母注意创设与孩子技能相匹配的挑战,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感受到心流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