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实拍洪洞美女嫁霍州,真喜庆真红火!

实拍洪洞美女嫁霍州,真喜庆真红火!

发布时间:2020-12-24 19:31:56
作者:霍州老乡俱乐部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霍州老乡俱乐部,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2018年2月3日(戊戌年正月十六)——

 霍州婚俗的演变

        男婚女嫁,自古至今被霍州人看成是红事、大事、喜事!老百姓常说:“高兴不过唤媳妇,美口不过吃饺子”。而婚嫁又都是依照约定俗成的风俗进行,一般人不敢标新立异,坏了当地规矩。虽说有道是“十里风俗不一般”,但大同小异,霍州十里八乡的婚俗大体都差不多。
古代的霍州婚俗如何,已不可考,姑且从近代说起。
        清末,婚姻程序粗略叙述如下: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双方谈妥后交“吐口布”订婚换帖。在双月男方托媒人带上彩礼、衣服、五色线、银绳等到女方取八字,女方同意后,便开具女儿生辰八字单,连同葱、盐、麸、酵等一并回予男方。男方择吉日后给女方“送日子”,随后双方开始筹备婚礼。结婚叫“过事”,进行三日。头一日上事,男方要给女方送肉、油卷、枣花,俗称“回门”。即日起,事主院里热气腾腾,香飘四邻,“闹事”的人们吆三喝四、忙碌张罗。开饭时要让新人吃头窝饸饹,晚上新人要吃“岁数煮饺”,抓岁数铜钱。新娘还要由全福人(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妇人)“开脸”(将脸上的汗毛拔去)。拜兄们则要糊窗子、贴对子、裱围子、烙旋子。

         次日是正日子, 新郎官坐官轿或骑红马一行数人(去单回双)去女家迎娶,到女方家先“见大小”后吃饭,无一例外地要受到锁大门、扣盘子等刁难和换盘子、答对子、撒五谷、带鼓囊等戏耍,还得遵守障轿辟邪、吃油卷不能吃底子、抢道、回来不能走重路等规矩。新娘则要磨蹭到黄昏时分才起身,亲自出闺房倒了洗漱水,被兄弟抱上轿,自觉不自觉地哭哭啼啼,露出伤心的样子,在仪仗也叫“职事鸾驾”的导引下,吹吹打打,红红火火、鞭炮声声中来到男方大门前。新娘身着凤冠霞帔,红裙玉带,由一位伴娘(条件要求是:公婆、父母均健在、儿女双全的巧妇,一般是婶婶或嫂子)搀扶下轿,跨过放在大门槛上的马鞍和火盆,表示“平平安安、红红火火”。接着,新娘踏上红卷布,由伴娘引导进入人群拥挤的内院。新娘莲步轻移,在盖头的遮掩下,低头看路,小心前行。这时,闹陈设的司仪,把五谷撒向新娘,并大声念颂着“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进大门大吉大利,进二门万事如意!”有人还用镜子向新娘身上照一照,驱跑觊觎新娘的妖魔鬼怪!耍闹一阵之后,司仪喊:“夫妻携手,送入洞房”,新郎、新娘便手牵手进入早已准备好的洞房,去行“合卺之礼”。洞房必须糊红窗纸,挂“桃木弓柳木箭,椿木头拴红线”,枕头里装有麦秸和核桃枣,点上花烛。入洞房后,伴娘就把红核桃、枣、糖从窗户撒出,让围观的人们蜂拥去抢。新娘上炕后,先踩四个角,后坐烟囱角。晚上,新娘要用娘家送来的葱、盐做拌汤,还有换零钱、缝被子等作业。当然更少不了热闹、诙谐的闹洞房……俗话说“三日里没大小”,亲朋邻里都来开玩笑凑热闹,耍伯伯子是其中一项主要活动。夜深时,拜兄们还会强迫让新郎新娘做一些“故事”,方式之奇,形式之多,戏谑之甚,一言以蔽之“”。其实也是情有可原,过去的男女开化迟,结婚早,没有媒体启蒙,闹洞房不失为一个夫妻生活速成培训班。拜兄以外的其他人则公开在窗外听房,一直要闹到天亮,否则据说鬼就要来闹。

       

      第三日,一对新人换装打扮后,鸣炮“见大小”,新郎新娘磕头行礼,拜天地,拜祖宗,拜高堂、拜长辈、拜观众,亲戚们则要赠与拜礼钱。仪式结束后,舅舅先去帐房写礼,然后亲朋陆续写礼,先后离去。
        婚礼后第三日(如逢初五、十五、则移到第四日),新婚夫妇回娘家(归宁),当日返回婆家。第九日,新娘回娘家小住三至四天(请三还四,请四还三)。至此,结婚大礼圆满告成。
        民国时期,婚礼基本延用了清末的程序,不过由于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一些程序删繁就简,鼓乐花轿少了,悄悄过事的多了,求甚得甚算了。不少家庭难以糊口,就将女儿从小给人童养,男方家庭也由于没能力一下子出一笔彩礼,也就乐意收养童养媳,等到将笄之年举办一个简单的仪式,就算是圆房结婚了。
        建国以后,推行了《婚姻法》,提倡移风易俗,婚礼有了新气象。迎亲的轿子不见了,上世纪60年代前新人是骑马,80年代前是骑自行车,再后来就逐步有了拖拉机、卡车、农用三轮车、轿车搬亲。一些传统的习俗如等亲、合婚、盖头、踩毡等被废除,逐步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如领结婚证、照结婚照、旅行结婚,迎亲时女方故意把几块布层层叠叠套在一起,整得男方拜兄几次三番也数不清,婚礼上要男女双方谈恋爱经过,主婚人讲话,介绍人讲话等。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号称“革命化的婚礼”。女方拜兄耍女婿主要是让其唱革命歌曲,文化革命时期还让其背语录。娘家的嫁妆则少不了著作,还有陪送扁担、锄头的,勉励新人“抓革命,促生产”。社会上禁止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婚礼规模一般很小,婚礼开始都要先学一段语录,结束时要高呼革命口号。还有见大小当日,新婚夫妇就下地劳动的。
        改革开放以后,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私定终身的事,日益普遍,一般是生米煮成熟饭后告知家人,碍于传统风俗象征性地找个媒人说一说彩礼和其他条件,择定吉日,由女方亲属领着女孩到男方家“串婆家”,宣布订亲(也有不少人家去酒店举办隆重的订亲仪式)。双方家长对于准女婿、准儿媳要发改口封(礼)——千儿八百元不等。也有通过媒人介绍,先由男女双方见面,对眼缘就随后继续接触交往,直到订亲。毋庸讳言,尽管双方你情我愿,没有包办婚姻了,但女方的索要却变本加厉,与日俱增,令好多男方谈婚色变,霍州有句俗话“唤媳妇盖厦,忆起后怕”。
       取八字后,男方请阴阳先生按男女双方生辰八字——选择吉日良辰(城里人也有把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新年选作吉日的)。请媒人把日子喜单,郑重其事送达女方事主。女方接受了,双方就积极准备,如期完婚。
        吉日良辰前一天,男方事主家,就拥满了前来助兴和帮忙的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打扫庭院、张灯结彩、贴喜联、搭拱门、搬桌椅板凳、择菜、炸豆腐,压饸饹,包饺子,有的还请来乐器班子,在院子一角吹吹打打唱开了——满院充满热烈喜庆气氛。服务人员分工写在执事单上,贴在显眼位置,总管指挥各行口的管事人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事主夫妇忙前忙后,应接不暇,只有到正日媳妇快回来时,才慌忙换上一身新衣服,笑嘻嘻地给客人们散烟、敬酒。
女方家这天,同样分外忙碌:张灯结彩、备好嫁妆,招待亲朋。
       迎亲时,新郎官西装革履、扎着红领带,胸前别着有新郎字样的胸花,迎亲车队贴着大红的喜字,由放鞭炮的车前面开路,浩浩荡荡向新娘家进发。沿途,凡遇到井口、坟地、村落、十字路口等都要放鞭炮以镇邪。到达女方家附近更要大放鞭炮、礼炮——通知女方新郎官到啦!
        喜期这天一早,新娘由女伴陪伴,请美发师做头发,化妆打扮。无论春夏秋冬,一律穿洁白的婚纱,露出长长的玉臂和白白的脖子,浓妆艳抹地回到闺房,等候白马王子的到来迎娶。
       新郎官一行,当然还照惯例要被女方的亲朋百般刁难,与过去不同的是,发难者不再要求新郎答对子、唱歌,只是要红包、要糖、要烟酒,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一切障碍都最终被人民币扫平。
        近年来,男方一般不在女方吃席,新娘起身比原来早多了,要赶中午回婆家坐席敬酒。也少见新娘哭哭啼啼的了,从本世纪开始兴起了娘家人送亲。
       到婆家后,新娘要了下车钱才肯下车,随后就是恶作剧般的耍公婆和媳妇,公婆被化妆的不伦不类,丑态百出,还得违心地作出一些不雅的言行,引来的笑声此起彼伏。闹腾一阵,就开始“见大小”,开席后,公婆、新郎新娘挨桌敬酒,交杯换盏,宾主同乐。
        从本世纪开始,过事改为两日,亲朋好友酒足饭饱后纷纷写礼告辞。道是“客走主人安”。
        还有一种情况,新人在外地已经结婚,择日回来宴请一下亲朋,名为“请客”。
        近几年,在酒店办婚礼的多了,婚礼越来越排场,礼炮齐鸣,车水马龙,音乐助兴,录像摄影,灯红酒绿,富丽堂皇,美轮美奂,中西合璧,花样翻新,尽现尘世繁华。不少地方还时兴起骑马坐轿,颇有复古之风。
        可谓文明进步的是,霍州陋俗闹洞房基本消失了。
        综上所述,山不转水在转,水不转云在转,霍州婚俗,古往今来,与时俱进,变不离宗。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来源:油盆峪   作者:高国栓

投稿 | 联系QQ:100380351

       广告 | 合作微信:18735969244

霍州老乡点下面

图标 相关新闻